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秀兰·邓波儿:从小天使到外交黏合剂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11:54:51  


秀兰-邓波儿,1934年年仅6岁时出演歌舞片《起立欢呼》获成功,成为美国著名童星。在演完43部影片后告别影坛转投政坛,成为美国首位女礼宾司司长。先后担任过美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美国驻加纳大使、福特总统时期的礼宾司司长,曾于1977年4月到访中国。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讯北美西部时间2月10日,前好莱坞童星秀兰·邓波儿以85岁高龄,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与世长辞。据说邓波儿生前曾反对别人总称呼她为“童星”,道理很简单:这位6岁出道演电影、7岁拿奥斯卡,出演过30多部影片的“小天使”,长大成人后却受“童星”盛名之累,不得不早早与银幕告别。

  息影后的邓波儿弃影从政。早在上世纪70年代,她就应邀进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后来又陆续任美驻多国大使。终其一生,她所任职的几个岗位,联合国、礼宾司都是折冲樽俎的场合,70年代的加纳是泛非主义大本营,80年代末的捷克斯洛伐克,则是冷战关键时期华约国家中举足轻重的所在,邓波儿以“外交菜鸟”身份,被一再安排到如此岗位,用意昭然若揭。

  事实上,邓波儿在这些岗位上,也的确发挥了独特的“黏合剂”作用。如在加纳,人们至今津津乐道于这位“长大了的天使”,认为让这样一位“大众情人”来做加纳大使,体现了当时美国对加纳的尊重。

  然而作为政治家的邓波儿并不能算成功:除了这几个“花瓶”般的职位,她并未能担任过内阁或白宫更重要的实际职务;在上述职任上,她固然长袖善舞,弥合双边关系中一些细小的裂痕,却无补于“三个世界”和冷战末的大格局。

  这一如其童星时代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些角色里,“小天使”同样起到“黏合剂”作用,她可把本应剑拔弩张的南北战争时期政治冲突演绎得一团和气,也可让刚刚被“大危机”折腾到沮丧的美国人脸上绽出会心一笑,却无法真正消除那些割裂美国社会、族群的鸿沟。就在她和黑人共跳踢踏舞的时代,黑人在美国还不能和白人同校,种族矛盾依旧严重。

  这些并不能抹杀“小天使”的光芒:不论从影、从政,她都出色地扮演了本属于她的角色,至于那些她做不到的,本不是她分内之事。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