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逐渐成形的 “美中德稳定之锚”

http://www.CRNTT.com   2014-02-22 10:05:00  


 
  文章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构框架下,全球会否再度爆发金融危机,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主要经济大国的经济健康状况,以及国际金融资本的行为表现。在美国经济整体而言并未显着恶化的情势下,全球即将爆发新的更大层级的金融危机的概率不大。在美元红利期约剩7年的趋势判断下,美国必然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工具来强化实体经济。事实上,“再工业化”只是美国力图恢复实体经济竞争力的杠杆之一,在伙伴国的支持下,美国按照锻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构筑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和多边服务业协议(PSA)为“一体两翼”的多边贸易体系,才是美国的战略高明之处。

  而作为全球经济三大力量中心之一的欧洲,能否避免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则主要取决于作为稳定之锚的德国能否展现出大国责任感。

  经历了过去几年债务危机的折磨之后,欧洲去年整体经济表现在有所起色。在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中,欧洲的去杠杆化是最为坚决的,债务风险也因此有所缓解。不过,在英法两大传统经济强国下滑明显,区内产业竞争力不振的背景下,某种程度上欧洲经济的未来取决于德国。尽管2013年德国经济总量只有3.6万亿美元,约占美国的22%,中国的38%,但德国的经济产出质量却是世界上最高的,拥有全球最为稳健的金融体系与一流的工业体系。德国人对金融业的轻度厌恶以及对制造业的专注与求精,加上国民的勤勉精神与理性思考,是德国傲视欧洲乃至全球的最大资本。

  文章指出,无论西方发达国家再怎么不乐意,中国迟早会成为全球格局变迁的主导力量。而中国要实现由贸易与制造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的转变,在全球顶尖层面的分工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并切实维护核心利益,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就必须构筑“经济高边疆”。强大的资本市场、世界级的银行与保险体系,比肩美元的国际货币本位币,能与纽约、伦敦抗衡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群,应是构筑“经济高边疆”的战略目标。只是上述这四大力量体系建设,没有两个五年规划是不可能取得显着成效的。

  中国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主要增长动力的同时,必须通过换血式改革化解系统性经济风险,尽快完成经济战略转型。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