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美首次“双头会晤”的玄机

http://www.CRNTT.com   2014-03-25 11:00:09  


 
  上述三个方面,从总体上勾勒了米歇尔访华单纯事实背后的复杂图景。这一切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真实地反映了中美关系当前的状态以及它的发展的某些趋势。长期以来,中美之间既保持了积极合作全面的建设性关系,又存在着大量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与中方所致力于描述的新型大国关系相差甚远。中美合作又对抗,关系密切而不亲密,深广而界限分明,特别是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领域水火不容的总体格局在很长时间里都会存在。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符预期

  基于如此状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后将俄罗斯作为首访外交的目的地国,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置于最优先的位置。而习对美国的访问,被刻意处理成一次不经意的路过。它从某种程度上复原了冷战前期世界政治地图:中俄合作,合力应对(如果不是对抗的话)美国主导的世界。

  因此,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候,奥巴马的回应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并在此后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这种懒洋洋的氛围——由此使之成为中方的一厢情愿。

  当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不远万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和奥巴马长时间闲庭信步、徜徉流连的时刻,如果米歇尔也能出席,那将是何等温馨美好的场景?然而偏偏在那时候,米歇尔却要忙于家务,将中国新任第一夫人晾在一边。考虑到中国外交的变化,此举无疑是对热情的访问当头浇下的一盆凉水,必定是不怎么令人舒服的。

  就像中国没有进入奥巴马的访问安排一样,已经担任最高领导人一年多的习近平也没把美国当成一盘主菜。在可预期的一长串正式外访中,美国也没有成为选项,虽然对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正是它。这从侧面印证了习积极构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处境不妙。事实上,一年多来中美关系从未消停过,从双边经贸、政治到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双方似乎很难成为彼此默契合拍的朋友,倒经常闹别扭,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譬如在新近的乌克兰政治危机中,中美原本是拥有显而易见的利益共同点的——集中体现在俄罗斯单方面武装干预乌克兰、克里米业举行“脱乌入俄”的公投等问题上,双方立场高度一致,通过合作即可对政治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并没有根据一贯的外交原则,或者从合作的角度,支持美国的政策,选择与其站在一起,而是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本着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当作外交支柱的基调,回避了关键问题,转而在俄美之间打圆场,从而使得俄罗斯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不够团结一致,因而也欠缺足够的力量,使其战略图谋在欧洲东部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在伊核、朝鲜、南海、叙利亚等一系列问题上,美国也从未称心如意——在中国那里得到有效帮助,反而处处受到掣肘,以致双方都明确感受到在表面的欢声笑语之下,外交气氛有些凝重了。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奥巴马新年的首要外交议程留给了自己的后院——拉美,以及亲密盟友——老欧洲和未来核心利益攸关国——亚洲盟国,它们出于防卫自身,以及服务于防范外部敌意的需要。对于后者,欧洲行程的侧重点旨在加强夸大西洋盟友的关系,并为解决当前突出的乌克兰危机寻求合乎时宜的战略;亚洲行程的侧重点,则是针对外交日益积极和主动的中国,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寻求对应之策,并重申重返亚洲战略,加强其在亚洲的盟友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增强战略合力。而从整体上来说,奥巴马的环欧亚之行的内在意图,与中俄看上去十分亲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无紧密关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