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马航事件中阴谋论为何大行其道

http://www.CRNTT.com   2014-03-26 10:42:35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航班在苏格兰上空爆炸(即洛克比空难),包括机上、地面人员在内的270人遇难。事件就被人为地注入了阴谋论的成分。在阴谋论中,空难原因更是被指向了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诱捕行动失败造成的,这个荒诞的说法最终还以封面故事的刊登在《时代》周刊上。而后来,美国政府得出结论,此次袭击是由利比亚政府一手策划。

  1996年7月17日,环球航空800号班机(TWA800)从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搭载着212名乘客及18名机组人员前往法国巴黎,在起飞后约12分钟在纽约长岛外的大西洋上空爆炸解体,坠入海中,机上全部人员罹难。这场空难引发了“导弹说”“炸弹说”等一系列阴谋论。而互联网上“导弹说”的阴谋论还骗到了ABC新闻记者Pierre Salinger,他甚至召开发布会,宣称一艘美国海军军舰用导弹击落了航班。而经过为期4年的调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裁定认为TWA800空难是由于“中翼油箱爆炸”造成,起因是“忽略了油箱中可燃的油气混合物。”事后,NTSB前副主席Bob Francis提及Salinger时,给他的评价是:“他是个白痴……他不知所言,完全不负责任。”

  而更多阴谋论在1987年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南非航空公司SA295次班机坠海(被怀疑偷运核武导致爆炸);波兰卡钦斯基总统与该国许多高层领导丧生的2010年专机坠毁(被怀疑政治暗杀);大韩航空007号班机遭苏联击落事件(被怀疑未遭击落,当局扣押乘客以及机组人员至今)等等案例中数不胜数。

空难易于传出阴谋论的原因并不复杂

  空难调查的困难费时以及专业性强给了阴谋论者发挥的好机会

  一方面,空难调查耗时长,专业性强。知道真相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而长时间的真相空当给了阴谋论传播和发酵最好的时机。另一方面,空难调查的专业性强,一些手段会超出常人理解,甚至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比如此次马航事件中使用的卫星定位方法,以及如何判定各个区域的飞机可能坠落概率的数学方法,普通人都很难透彻的理解。

  空难调查还常常牵涉到国际合作,更是符合一些政治阴谋论者的偏好

  空难,特别是国际航班空难。由于起始地、航空公司、乘客以及失事地点往往牵涉数国,再加之搜救需要投入军事力量。这就使得在搜救过程中,虽然有《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以及《国际海上搜寻救援公约》的约束,但各国间仍难免有所保留。而这就被某些政治阴谋论者放大为利用“空难”进行政治博弈和军事侦察的阴谋论。德国《法兰克福报》就注意到了此次马航事件一些在中国盛行一时的阴谋论。其中一条就认为,“马航事件是有意为之,背后隐藏着大国博弈的战略目的。我怀疑这是个陷阱,别国目的是让中国展示先进技术,以便了解中国的军事实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