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胡凌炜:两岸关系制度化目标与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4-03-30 00:36:43  


 
  (三)开启两岸机制化的协商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的重要内容

  在推动两岸建立更加全面的沟通交流机制的同时,应当推动两岸按照双方认可的程式以及两岸关系发展涉及的各项议题进行具体协商、对话与沟通,就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凝聚共识,为双方最终达成制度性安排或协议创造条件。

  1.开启两岸政治议题的制度化协商

  两岸政治议题的制度化协商,是指在两岸政治谈判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围绕两岸关系中的政治议题,包括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等议题进行对话交流。两岸可先以对话的形式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在政治上逐步确立某种共识、规则或安排,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政治议题的制度化协商将有助于缓和与化解两岸政治疑虑,逐步强化两岸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为两岸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奠定政治基础,为最终解决两岸政治分歧创造制度性条件。

  2.开启两岸经济议题的制度化协商

  两岸经济议题的制度化协商,是指两岸在经贸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在解决功能性议题的同时,共同对两岸经济活动进行制度性安排,是两岸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和两岸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ECFA后续协商的需要。目前,在两岸经贸竞合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机制化缺失的问题。萧万长曾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未能建立一个制度性的互动架构,使得一些长期性的合作受到限制。由于缺乏制度规范,没有法律保障,信息不完全,交易成本与障碍过高,资源未能有效配置。这些问题增加了投资的风险,阻碍了大规模、长期投资的进行,尤其一些智慧财产权、高科技开放的共同合作,更需要双方建构出共同接受的规范”。⑬因此,两岸经贸合作不仅需要机制化的保障,更需要通过机制化协商来规范。两岸建立经济议题的制度化协商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为双方各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3.开启两岸文化议题的制度化协商

  两岸文化议题的制度化协商是指在两岸同属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正确评估两岸文化存在的差异,在两岸文化交流过程中,共同探讨如何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摩擦,共同创造两岸和谐相处的文化气氛。通过两岸文化议题的制度化协商,帮助两岸双方正确瞭解两岸文化的异同,在认识对方的同时,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真正做到知彼知己。正如台湾学者江素惠指出:“两岸最大的合作基础在于文化,但两岸交流最艰难的障碍也在于文化”,“若要合作双赢,前提是对彼此差异有认知”。⑭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两岸文化议题的制度化协商,推动两岸双方的相互包容,不仅逐步增强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而且为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开启两岸民间交往议题的制度化协商

  两岸民间交往制度化是指两岸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规章或达成协议,保障两岸民众在民间交往中的正当合法权益,并通过对话沟通解决两岸民众在民间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2008年以来,两岸共签署了19项协议,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基本实现,让两岸人民之间的便捷往来往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恰恰是两岸制度化协商恢复的结果。机制化还有解决两岸交流交往中衍生问题的功能,随着两岸和平发展的推进,民间交往的加深,所产生的各种具体问题会越来越多。问题频率的增加将导致对机制需求的增加,如果这些问题不通过适当的管道和途径得到处理,就可能会给两岸关系带来损害。因此,需要两岸双方进行制度化的协商,加强两岸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和法律保障。通过两岸共同的危机管理,尽可能地化解或削弱危机对两岸关系的冲击,以确保两岸社会与民众之间交流交往的有序进行。

  总之,两岸关系的制度化不是简单地将两岸关系的现状固定下来,而是建立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消除两岸分歧,凝聚两岸共识的合理制度。通过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建设,规范两岸双方的行为,维护两岸双方的利益,建立和谐的两岸关系,为全面推动两岸社会的发展与融合,实现两岸的共同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