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郭震远:两岸政治关系定位 溯本求源

http://www.CRNTT.com   2014-04-18 01:01:52  


两岸间政治关系定位呈现十分复杂的局面
  中评社香港4月18日电/中国国际问题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在《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发表专文《尚未结束的中国内战的双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的溯本求源》,作者认为“对于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不仅是两岸各自进行,反映两岸各自的判断、认识,更重要的还在于需要寻求两岸相应的共识,即关于两岸政治关系中的两岸是什么,特别是政治关系是什么的共识。如果不能形成相应的共识,两岸政治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不可能解决,两岸政治关系不可能向前推进。”文章内容如下:

  现在,关于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众说纷纭。事实表明,对于两岸政治关系本身缺乏基本共识,就不可能形成关于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的共识。

  2010年5月,笔者在《中国评论》月刊发表“中国内战及其延续中的两岸政治关系——关于两岸政治协商起点的讨论”一文。文中明确提出,“必须追根溯源,从中国的内战及其延续,来把握两岸政治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两岸政治定位做出正确判断,形成共识”。三年多来,笔者的相关认识更加明确,即两岸政治关系就是尚未结束的中国内战双方的关系,实际上这也就是两岸政治关系定位。坚持这一认识,不仅有利于形成关于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的共识,也有利于对中国统一前的两岸关系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结束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议等重要后续动作,提供起点和基础。

   中国内战尚未结束,但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两岸政治关系是两岸关系的核心内涵,是中国内战及其延续的产物。虽然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中国内战最终结束前,中国内战及其延续都一直是两岸政治关系的基础,并由此决定了两岸政治关系定位。

  全面爆发于1946年6月的中国内战,既表现出近现代中外内战的基本特点,又表现出需十分重视的中国特色。例如,中国的内战虽有外国势力美国插手,但内战的双方,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都是中国的政治力量,这是定位为中国内战的基本特点;内战双方的目标都不是改变、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而是夺取整个中国的统治权,即中共的“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以及“国民政府”的“戡乱救国”。这是大多数内战的共同特点,中国内战受国内、国际因素影响,从1946年爆发至今没有结束,已延续长达六十八年,在近现代中外内战史上仅此一例,是这场中国内战最重要特点。另外,在漫长的延续过程中,中国内战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中国内战又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内战是两岸关系的起点,更是六十五年的两岸关系的基础。有人对此虽不全盘否认,但却强调中国内战已经结束,不再是两岸关系的基础。他们认为,随着1991年4月台湾所谓的“国民代表大会”宣布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结束“动员戡乱时期”,就是始于1946年的中国内战的结束,由此,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不再是中国内战双方的关系。这一认识既缺乏法理基础,也不符合事实。无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还是内战,都必然是双方共同进行的战争行为。战争的爆发、进行和结束无不如此。但内战的结束有些特殊。当内战以一方的完全失败,通常就是一方的被消灭结束时,当然不存在战争双方的共同行为;而如果内战不是以一方的完全失败,实际上就是以双方僵持结束时,肯定有“条约”、“协定”等双方之间的共同文件,予以确认和宣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