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上海自贸区创新政策须尽快“落地生根”

http://www.CRNTT.com   2014-10-20 08:38:10  


 
  文章指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进入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政策仍然没能真正落地,尤其系统性、涉及部门多的政策尚未真正落地。目前,除“央行30条”第一部分“总体原则”与第七部分“监测与管理”合计8条政策外,自由贸易账户等18项政策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便利个人跨境投资等4项政策尚未真正落地开展业务。便利个人跨境投资、稳步开放资本市场两项内容涉及多个部门,环节较多。央行在人民币资金跨境收支环节给予政策支持,但仍需其他部门出台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此外,部分政策需要分步实施,难以一次性落地。如利率市场化体系包括存款利率定价、金融机构准入和退出、利率管理方式等多个环节,目前此项政策还只是在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尝试。

  再有,部分政策目标与企业预期有差异。如在自由贸易账户方面,其政策涉及的出发点、目标以及内容均与区内企业对政策的预期存在差异。对企业来说,其政策预期为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在境外融资并调回境内享受利差政策红利,而政策设计目标则是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自求平衡等特点有效控制改革扩散效应与政策套利风险,以至成为金融创新平台。在政策目标框架下,其政策内容包括同一企业自由贸易账户与结算账户之间有限互通以及资金划转币种为人民币等。由于与企业预期存有差异,截至7月底,上海金融机构合计开立1972个自由贸易账户,与上海自贸区注册企业数量相比较低。

  更艰巨更长期的任务,是金融机构业务理念的转变。自贸区挂牌后,央行、银监会、外汇局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展业三原则展开业务。金融机构可按企业评估、交易风险等因素自行决定单证审核数量、种类。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金融机构仍习惯于指令式管理,遵循监管部门针对具体业务下达的审核要求,于是在开展上海自贸区内创新业务时出现了不应有观望、等待情况。

  文章认为,现在唯有全力加快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落地生根”的步伐,舍此别无选择。为此提出三点动议;

  其一,加快转换观念,切实推动区内金融机构、企业从各方面、各环节进入“自贸区状态”。 结合新政策发布,加大推广力度。组织有关重点企业,对照自贸区政策,分析自身生产经营、流程,查找与政策契合点。对存在前置许可、验收类的业务,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其二,强化深入研究自贸区各类政策,累积优势。研究方向应从宏观政策框架转向微观政策操作、研究内容由面到点。从政策内容梳理、与现行政策对比优势延伸到操作环节。仔细琢磨是否具备政策落地的环境、条件;对未落地或落地后需求不旺的政策,应及时调整。此外,仔细甄别上海的优势产业政策需求,适应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尽快形成并强化自贸区特色产业。如融资租赁产业,在保持现有规模优势基础上,研究促进产业升级、企业做强做大的优惠政策。央行、银监会、外汇局也应在租赁公司股权转让、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外债宏观审慎管理等方面,及时掌握企业需求的变化。

  其三,推动银企对接,力争政策尽快落地。银行可将自贸区内已运营的金融产品或具体业务案例向企业推介,储备潜在客户。企业也可将自身符合自贸区政策的生产经营项目或需求与银行进一步沟通,实现金融产品与项目融合,形成项目储备。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