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就业出现的新迹象新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09:02:10  


  中评社北京12月9日讯/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7.4%,创1990年经济增长3.8%以来最低。但1~8月份,全国新增就业人口970万人,占全年目标的97%,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长背离。城镇调查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今年3、4、5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7%、5.15%、5.07%。

  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长背离的原因

  学习时报发表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陈勇鸣分析,中国出现经济增速与就业背离新迹象的直接原因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的改革红利,加之今年3月1日起,全国实施新的商事登记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业门槛大大降低。1—8月份,新注册市场主体超800万家,带动上千万人就业。就新注册企业数而言,自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始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同比增幅近60%。

  经济增速与就业背离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淡出。今年新增就业1000万的目标主要靠第三产业实现。实际上,去年已经出现就业与经济增速背离的现象。2013年经济增速7.7%,新增就业1300万,即每一个经济增长点带动168万个新增就业。按此推算,今年要实现1000万就业岗位,只需 6%的经济增长即可实现。李克强总理指出,过去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效应远超第二产业。然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如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不是在第二产业萎缩基础上,而是要求工业增加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现在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8月份规模工业增加值只有6.9%,说明该行业在萎缩。同时,要防止中国人口红利的过快淡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值在下降。2010年15~59岁的劳动力93961万人,到2013年下降到93500万人。中国人口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2003年以前中国劳动力绝对过剩,企业不用加工资,劳动力无限供给。2003年到2010年,中国劳动力进入相对过剩,企业工资不增加,劳动力就稳不住,2010年以后,不管企业涨不涨工资,劳动力绝对值下降。到2015年15~64岁的劳动力也开始下降。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基数大,绝对值下降并不影响企业用工,实际不然。中国就业已呈现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就业出现的新现象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就业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民工找工作容易,大学生就业难。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二是青年人就业容易,中年人就业难。三是东部大城市找工作容易,中西部小城镇难。中国就业出现的新问题是由中国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失衡造成的。从经济结构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贡献不够。投资三大领域,基础设施、房地产需要多少大学生。工业投资,大部分企业主要不是在两头,即搞研发、设计、品牌、网络、营销、管理、市场和价值链,而是大量引进流水线,追求成本最低,流水线上需要几个大学生。从人口结构看,中国青年劳动力逐年减少已是客观事实。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1年1月的数据,2010—2030年全世界年轻适龄(15~29岁)工作人口预计增长超过7000万,中国减少1个亿,2010—2030年全世界50~64岁人口的预计增长4.31亿,中国增加9500万。“六普”发现中国人口大量集中在40~44岁和20~24岁这两个年龄段,20岁以下人口迅速减少。今后10多年,产业结构调整如不到位,中年人就业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从区域发展结构看,由于沿海大城市集中过多的经济发展资源,导致大量流动人口涌向沿海大城市,大城市资源环境压力剧增,生活成本上升。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人口过多流失,造成服务业难以集聚,工作岗位减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