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中国话语解释自己和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5-05-13 09:26:20  


 
  历史上,中华文明成功化解外来佛教挑战的案例,给“汉话汉说”或“以中解中”提供了宝贵经验。自东汉至宋代近千年时间里,无论是佛教高僧还是儒学大家,多以“格义”方式,即用中国传统学术话语和价值观念重新阐释佛教,最终一方面促使佛教逐步本土化,另一方面催生了融会佛教思想的理学,学界称之为“新儒学运动”。

  当然,历史上佛教对中华文明的挑战仅体现在义理和价值层面,而近百年来西方文明的挑战则除义理和价值层面外,还有政治和制度层面的,特别是其背后还有强势的西方世界作为“后援”。也正因如此,中国学人才更要有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才更要正本清源,做足做好“汉话汉说”和“以中解中”的工作,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以中国解释西方”甚至是“以中国解释世界”,最终使中华文明既不失传统特质,同时亦具有普适性内涵和世界性影响。

  毫无疑问,“汉话汉说”以及“以中国解释世界”,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但很清楚的是,所谓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以及中国为人类发展和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云云,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中国乃至全球都能理解和认同“仁义”“中庸”“仁政”“王道”“天下”“大同”等中国的学术话语或价值观念。

  (来源:人民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