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

http://www.CRNTT.com   2015-12-01 08:14:18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电/今年6月中旬,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一条原名“荒茅田”的乡村,迎来了一名贵宾,就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他之所以来此考察,就是因为“荒茅田”已改名花茂村了!

  荒茅田变花茂村习近平取经

  和讯网刊登专栏作家余木文章称,这几年“荒茅田”脱贫致富成效显着,不仅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还经营农家乐和民间手工艺,为着体现这样的脱贫致富,“荒茅田”改名为花茂村,寓意花繁叶茂。习近平到此考察,实地了解开展精准扶贫的具体项目和实际效果。

  的确,习近平要圆其小康梦--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解决贫困人口这块短板,而任务殊不简单,现时全国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500多贫困县和12.8万贫困村,逾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7,000万人如何脱贫呢?

  一个极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周五、周六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不仅7名中央政治常委和所有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国务委员都有出席,各省市自治区和单列城市一把手,也按规定必须参加会议。由此可见,习李高层对这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重视。

  中西部22省区签脱贫责任书

  文章介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他透露,“十三五”期间(2016至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针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今年6月习近平到贵州考察调研,其中一个目的是对这个拥有全国最多贫困县的省份,如何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他认为,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察到位。

  习近平言下之意,就是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落实责任制,更要建立问责机制。

  据悉,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贫困县较集中的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党政负责人(即省委书记和省长),齐齐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和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承诺完成习近平提出各项脱贫攻坚硬指标。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省区市一级外,各地还通过层层签订“军令状”,调整官员考核方式,确保扶贫“脱帽”压力层层传导。不少地区更调整对贫困县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取消国内生产总值(GDP)考核。转而将考核指标主要聚焦于减贫数量和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等方面。

  尽管习近平响起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并提出严问责要求,但到2020年将7,000万人脱贫,难度还是相当大,尤其是涉及的巨额扶贫资金,一位国家级贫困县县委书记便向内地传媒表示,全县财政收入在3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而开支逾10亿元,超过80%都要转移支付(即由中央和省地等上级资助)。他担心:“摘帽之后,没有贫困县的由头,还能否争取到相应资金保证正常运转、人员工资等都不好说。”

  况且,由于某些地方的艰苦条件限制,“十三五”期间须对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有专家估计,包括征地费用、基建投入、新房建造等、贫困地区平均搬迁一户需20万元,按每户3个人计算,投资额达6,000至7,000亿元,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须解决钱从何来这问题。

  无论如何,到2020年内地7,000万人脱贫,全部贫困县摘帽,这个脱贫梦必须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