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三大要素趋于不利 供给侧如何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6-04-08 08:05:19  


 
  2 土地、资本支撑力滑坡

  文章分析,除劳动力要素外,中国还进一步面临两大供给侧难题——土地资源开发空间受制收窄、资本边际收益下降和使用效率低下。

  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城郊、农村土地以各种形式被转化为城市发展用地,这本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随着土地的长期开发,中国相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却未能随着经济发展而推陈出新、因地制宜地做出创新升级调整。

  由此造成的,是土地市场以非常规的渠道、路径发展,造成了网络上不时有“天价”拆迁,土地资源的征地拆迁补偿成本居高不下且总能“在讨价还价中”变“高价”,且造成极端事件等各种新闻曝出。

  如此发展,一方面引起了不少社会冲突与群体事件;另一方面造成了如今土地开发利用空间越收越窄的局面。因而,现有土地开发机制必须另辟蹊径了。

  同样,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近些年也问题重重。

  事实上,不管是从企业、机构还是从居民储蓄上看,中国都堪称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但由于中国常规投资边际收益递减已普遍出现,金融和资本领域又存在较为严重的供给抑制与约束,使得资本使用效率低下,大量资金出现无处可投的局面,必须将制度创新与投融资机制相结合寻求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在投融资创新模式上,PPP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虽然社会上对PPP存有一些疑虑,但部分地方政府的实践已证明,PPP模式的优点一方面在于它能将大规模民间资本配置到公共领域,支持有效的工程建设与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能保障民间机构与政府实现风险同担和利益共享。在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让社会公众受惠、民间企业机构受利,有效地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

  所以,PPP不仅是一个投融资创新模式,更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

  3、人才供给是升级的关键

  文章表示,国际经验显示,各国早期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明显的支撑和贡献,但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这三项支持力明显滑坡,科技创新这一动力就更应被充分释放出来。

  以申报科研经费为例,教授、研究员申报课题面临“官本位”潜规则,明显存在“官大经费足,官小经费少”等分配问题,往往导致学术气氛不良,科研水平低下。


  再比如,一些管理部门要求研究人员严格按照官员的标准购买车票,无论是一般研究人员还是白发苍苍的教授、研究员,没有司局级行政级别,出行只能坐高铁二等车座,哪怕是使用承包性质的横向课题经费也要如此。

  制度的不合理,难以激发知识分子、研究人员自愿地发挥积极性与聪明才智去做复杂的脑力劳动。

  近一时期,还发生了一些打击、限制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不良案例,一些单位十分起劲地按官本位、行政化规则标准对科研课题经费已报销部分翻老账追溯、追款充公,亟待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总的来说,从供给侧要素结构升级与动力体系转型来入手改革,符合中国当下国情且迫在眉睫。在劳动力优势衰退、土地发展利用受限、资本往往无处可投的情况下,政府一方面需要及时调整人口政策,优化实施人口资本战略,另一方面要积极审慎地推动“地票制”等土地制度改革,并全面解除金融抑制优化投融资机制。

  最重要的,还须同时做好制度与规划改革,大力实施教育改革,充分尊重科研规律优化科研环境制度来激励科研人员创新,以充分释放科技支撑力。至于如何将这些改革良策一一切实落地,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的抓紧研究和及时实施有效的理性供给管理方案。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