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专论:“宪政共识”能够取代九二共识吗?

http://www.CRNTT.com   2016-04-23 00:16:27  


 
  诚然,岛内部分人士一直坚称强调“中华民国”和“两岸对等”并非为了破坏“一个中国”原则,而是为了替台湾争取到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促成两岸更繁盛的互动局面。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当下“一个中国”原则之所以能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正是因为大陆没有承认“中华民国”和“两岸对等”,如若某天予以承认,很可能导致两岸未统一现状的凝固化、合法化,无异于确认了台湾的“事实独立”。一旦现状裂变至此,岛内还有谁会追求统一?正如大陆学者黄嘉树教授所言,两岸纷争归根结底是“一”与“二”的纷争,大陆追求的是“一”,台湾追求的是“二”。虽然部分蓝营人士宣称追求“二”是为了“一”,但其实目的就是“二”,“二”不是蜿蜒求得“一”的手段,“一”才是掩护通往“二”的捷径,一旦“二”被实现,“一”就会更加遥遥无期。

  大陆无法接受“宪政共识”的原因还有一个,即“宪政”比“宪法” 涵义宽泛,可异化解读和“灵活”操作的空间太大,无法保证其沿着“一中”前行。按照先前蔡英文对“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的解释,其不但包含“中华民国宪法”本文、增修条文,还包括大法官“释宪”及“中华民国宪法”在实际政治中的运作事实等。目前“中华民国宪法”已经有至少三种解读了,如果再进一步拓展为“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那涵义就更加含混芜杂、飘渺多变,对于这样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宪政共识”,大陆当然难以做出积极回应。

  其实,谢长廷早就提出过“宪法共识”,虽然曾先生是否受到谢先生启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看清的,即“宪法共识”主要为了凝聚岛内共识、捍卫台湾主体性而提出,其也许可以作为团结蓝绿的基石,但却很难成为连接两岸的桥梁。对于谢先生的“宪法共识”,大陆一直没有正面接受,那么自然也不会接受类似其翻版的“宪政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曾先生之文刊登的同一天,旺报社长黄清龙也在中时电子报提出了自己襄助蔡英文解套的新论述。黄先生认为,既然岛内普遍认为“中国”的名号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垄断,民进党一时无法接受“两岸同属一中”,那么不妨以“两岸同属中华民国”代之。这一观点与马英九当局的“一中各表”论述非常接近。笔者认为,相较于“宪政共识说”,“两岸同属中华民国说”更能体现出台方的善意,与大陆的政治底线也相对更近。如若蔡英文能采纳此论述,不失又向前迈出了一小步。

  (作者庄吟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