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马勇:助力实体经济 应推动金融大部制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6-06-25 00:21:26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中评社 秦正阳)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秦正阳)6月22日,“中国金融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马勇。马勇认为,积极推动“金融大部制”改革,建立起统一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全面负责统筹协调整个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有序运行,是中国金融助理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
 
  马勇指出,自从197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之后,全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几乎每隔十年就会发生一次。其中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接刺激了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普遍现象。而金融危机会导致巨大的经济社会成本,如GDP的下降、失业率上升、政府财政状况恶化、政治动荡、社会不稳定及社会不平等程度加剧等。
 
  马勇说,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首先要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系统风险。有两个重要事实与系统风险相关联:第一,时间维度来看,所谓过度的顺周期性;第二,空间维度来看,复杂网络的脆弱性。由于传统的经济金融政策不足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马勇提出要全面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避免传统政策无法有效识别和控制系统风险的缺陷。

  马勇认为,宏观审慎包括三个基本的模块:一是发现风险,即探测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二是管理风险,即对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纠正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基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工具、基于结构调节的金融监管工具以及其它工具(如财政、税收工具等)构成;三是减轻影响,即控制危机成本和影响的危机处置方案,该方案提示政策当局,一旦面临突发性或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时,应该采取何种政策及时遏制危机和恢复稳定。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规则的仿真、分析,他得出结论:第一,从政策制定来看,宏观审慎更亲睐简单清晰的规则,不亲睐复杂的多目标规则;第二,从政策协调来看,基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和信贷政策之间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搭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和金融稳定;第三,从政策运用的方向和力度来看,要避免政策冲突和政策叠加的问题。此外,在监管方式和体制安排上,为控制系统性风险,必须进行全口径的监管,而在下一步改革中与全口径监管相匹配的,就是推动建立金融大部制改革,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全面负责统筹协调整个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有序运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