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去库存的关键是放开价格

http://www.CRNTT.com   2016-07-26 07:07:06  


去库存的关键是放开价格,让价格不仅真实反映供求,而且要让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近来学界关于“去库存”争议不小,不过分歧并不在要不要去库存,而是对怎样去库存看法不同。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说,目前国内出现严重库存是由需求不足所致,认为去库存的重点是扩内需;而另一派说过度库存是由供给失衡引起,认为去库存的重点是改进供给。

  学习时报发表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文章分析,两种看法貌似对立,但只是说法不同,讲的却是同一回事。从需求看,产品库存增加当然是需求不足,若市场有需求,产品不会过剩;但从供给看,说需求不足是由于产品供给适销不对路也没错。市场需要的是木材,可供给的却是水泥,水泥没人买当然会压库。

  所站角度不同,对库存的解释不同。问题是解释不同应对的办法会不同,所以对库存需要有科学的解释。何为科学的解释?我认为就是要用理论解释事实而不能用事实解释事实。比如下雨天有人摔倒是个事实,如果你的解释是由于天下雨,你就是在用事实解释事实。科学的解释是路面摩擦力变小。这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摩擦力,下不下雨人都不会摔倒。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水的沸点。我们知道在北京烧开水到100度才会沸腾,而在高原地区,水烧到70度就可能沸腾了。若用事实解释事实,我们会说海拔越高,水的沸点越低;海拔越低,水的沸点越高。这也是用事实解释事实。科学的解释是,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而与高度无关。即便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只要保持标准气压水的沸点也是100度。

  是的,解释事实必须借助理论。问题是研究库存我们该借助什么理论?有两个理论框架可以用:一个是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框架;另一个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前者可用于分析一种商品为何会出现库存,而后者则可用于分析整体商品结构为何会失衡。从简单到复杂,让我们先分析一种商品的情形。

  马歇尔说,如果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双方决定,商品不会过剩。以电视机为例,若厂商的定价是每台3000元,消费者出价也是每台3000元,则电视机正好供求平衡,不会压库。反之,若厂商定价3000元,消费者出价2500元,如果此时厂商坚持不降价,那么电视机就会压库。可见,一种商品库存增加,原因是价格不能持续下降。

  商品供过于求厂商为何不降价?原因是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企业就会亏损。换句话说,是厂商的销售价格被成本锁定了。麻烦就在这里,若短期内企业不降价只会增加库存,但若半年不降价企业就得限产(比如关闭部分生产线),这样就会形成产能过剩。而如果超过一年还不降价,于是企业也就成了“僵尸企业”。

  以上分析的是一种产品,转从整个市场看,近年来国内为何会出现产品库存与供给短缺并存?对此我们可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来解释。瓦尔拉斯定律说:市场一定存在一组价格体系,可令全部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平衡。反过来理解是,市场若不能全部出清,则必存在政府限价或者政府补贴,从而导致了商品的比价(价格体系)不合理。

  瓦尔拉斯的推断是对的。比如前几年国内煤炭生产之所以过剩,关键是煤炭企业无需支付原料成本。照理说,企业购买原料是要支付成本的,如纺纱厂需要的原料(棉花)就得花钱买;可煤炭企业的原料(原煤)却一直是免费供给,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补贴。既然原煤免费,企业当然要千方百计扩产,这样煤炭生产过剩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煤炭过剩是因为原煤免费,可国内钢铁产能为何也过剩呢?原因其实也在价格。前些年原煤价格一路上涨,而电价却受到管制,由于煤电价格不联动,这样一方面造成了电力企业亏损,而钢铁企业却享受了用电优惠。也正因如此,所以才有了钢铁、电解铝等高耗电行业的产能过剩。

  再看“僵尸企业”。企业产品压库或产能过剩而持续亏损,如果超过一年仍不关停并转即为“僵尸企业”。为何会有“僵尸企业”存在?解释是背后一定有政府支撑。事实确也如此。前些年调研过一些亏损企业,有的企业资不抵债却苟延残喘,就是由于地方政府为了保就业给了企业补贴。要是政府不补贴,企业不可能存续。

  文章提出,去库存的关键是放开价格,让价格不仅真实反映供求,而且要让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时下有一种看法,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政府调结构。不赞成这观点。顾名思义,所谓结构性改革重点在改革,是要通过改革资源配置机制调结构而不是政府调结构,否则就会重蹈过去计划经济的覆辙。

  文章表示,让市场去库存有三个要点:第一,进一步缩小政府定价的范围,竞争性商品价格要尽量交由市场决定,让价格体系体现需求变化;第二,放宽市场准入、鼓励要素流动,让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第三,逐步取消对“僵尸企业”的补贴,让市场进行优胜劣汰。

  当然,政府也要同时做好三件事:首先,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体制运行成本。其次,政府要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可以肯定,做到了这两点企业库存产品便会有相应的降价空间。再次,是为处置后的“僵尸企业”职工提供保障与再就业培训。兹事体大,对此政府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