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人物:中史执念 何汉权的唐吉诃德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6-08-14 00:31:40  


 
  今年何汉权还带领学生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看孙中山逃难到南洋时住的晚晴园。希望学生瞭解,当时华人社会多么希望国家强大,经济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中山先生还在,一定不希望看到“港独”。他强调历史是过去同现在“未有终止的对话”,对未来产生影响,所以不单要“明思辨”,更要“向前看”。

  “香港心、中国情、世界观”,这是何汉权对中史老师的要求——没有中国情不行,没有香港心也不行。其实放眼看,对香港社会亦是同理,如果三位不能一体,今后香港的地位只会继续衰落。

  老师可以争取 教育界议席可期

  9月4日即将迎来立法会选举,30个功能组别议席中,教育界分得的一席,泛民一直垄断。2008年、2012年,何汉权两次出征,力求破局,分别得票12,272(23.2%)及15,170(24.6%),不敌民主党的张文光和叶建源,也已实属不易,坊间多以“虽败犹荣”评价。

  投票结果代表教育界的认同,似乎根深蒂固,今后是否毫无希望?他认为2012年是黄金机会,不过因为反国民教育、港府教育政策、教改积怨,民主派的反政府和民主招牌,以及民主党元老司徒华的影响,他与叶建源一场看似“势均力敌”的较量,结果“相差悬殊”。

  不过,何汉权仍然以百年刻度去衡量,一时拿不到也不必着急,他的参选、得票本身都可以说明,学界是有希望的。至于改变界别选民生态,是中间温和力量、中央及特区政府宏观青年政策、内地人权状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发展势不可挡,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来。但最紧要的,是规划好“一国两制”剩下三十年的教育政策。

  他重谈“香港心、中国情和世界观”,表示老师是被动者,可以影响和争取,只要中央和特区政府把好这三样,老师会跟随,“港独者”也无法打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