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分析:梁振英退选后 引来哪些推想?

http://www.CRNTT.com   2016-12-15 00:17:42  


 
  对于特首的人选,非建制派不过是来搅局,说say no而已,顺便展现惊人的一致反对力道,唯一需要担心的是,326票全部灌给另一候选人,与中央唱反调,虽然不至于影响最终选举结果,但也达到其政治秀的目的。

  未来特首,需要更贴近香港,中央会适度放权,集权不利于特首施政,不利于香港繁荣稳定。只要不公然挑战中央政府,特首和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做事,并且爱国爱港,相信都是中央可以接受的。香港不是台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典型的工商社会。泛政治化不符合港府和港人利益,不符合中央的利益。

  问题四:特首人选如何定夺?

  顶层制度设计,是最高明的安排,天花板效应,谁也突破不了。凡是中央心仪的人选,反对派就反对到底,反曾俊华?反曾钰成?反叶刘淑仪?还是反林郑月娥?反对派,没有靶心,不容易取得共识。就算中央政府改为公开支持曾俊华,反对派能凝聚起反对的力道?很难。何况中央也没有必要打先手牌。

  此外笔者还有一种判断,反对派候选人也会入闸,不会都是建制派人选,毕竟目前非建制派有提名候选人的实力。反对派也会评估,究竟是推出自己的候选人还是支持建制派特定候选人?目前无从得知。但可以预见的是,326票必然会分流,集中投票的情形仅有理论价值。建制派和非建制派各自阵营都面临内部竞争的问题。

  反对派推候选人,候选人中途退选,转而支持特定候选人,这种可能性不大。建制和非建制阵营在特首选举上会是呈现对弈的状态,但意识形态等高度敏感的议题不太会有。简单说,港人需要未来的特首必须为港人利益打拼,经济利益始终排在第一位。政治突破,得不偿失,所以候选人会回到经济民生内政议题等非政治性议题进行竞争。

  港人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特首?相信选委会会把最能维护港人利益、最有利于香港发展的人选放在优先考虑位置。挑战中央、“港独”、政改等等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淡化。

  要知道,香港是工商社会,经济利益是第一考量。时下香港问题繁杂,如果泛政治化,把非政治议题政治化,都是灾难。下一届特首任务很重,普选也非短期内可以达成的目标。因此,笔者对香港未来局势总体观察为:可控、难乱,香港法治传统还在。需要强调的是,内地各方发展很快,尤其是经济金融,香港还要加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