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两岸裂痕、博弈与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20-05-16 00:02:26  


 
  当然,就两岸现实而言,海峡两岸已经分隔了70年,其中全面对峙30年,两岸交流开放近40年,在两岸经济军事等实力的天平大幅向大陆一边倾斜、大陆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并牢牢掌握两岸关系最终方向的情况下,作为其中弱势的一方,台湾社会对大陆主导的两岸统一总是从弱势的角度做出回应——害怕与抗拒。此次也不例外。在两岸现有格局下,面对大陆主导的两岸走向统一这一新前景,初期爆发的强烈抗拒心态可以说是台湾社会一种非常正常的心态反映。特别是在民进党当局的有意引导和政治炒作之下,“拒统”情绪从台湾社会的心灵深处升腾并大规模蔓延。在此基础上,这种“拒统”情绪进而被民进党引导成为“反中仇中”的社会情绪。在这种社会情绪的压力之下,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声音则不得不在台湾社会更加低调,甚至隐匿起来。

  这种“拒统”情绪的爆发乃至“反中仇中”情绪的上升在短时期内是台湾社会对于两岸统一问题的一种应激反应,但是这种情绪的急剧扩大的的确确从深层撕裂和反噬着两岸关系。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民进党当局充分利用香港“反送中事件”,连篇累牍地渲染“拒统”与“反中仇中”情绪,成功地把这种“拒统”意识和情绪转化为选举中支持民进党的选票。蔡英文在此次选举中获得超乎想像的817万张选票的支持,其中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台湾社会特别是台湾青年人的“拒统”情绪被激发出来,转化成了支持蔡英文的选票。选票或许是一时的,然而这种政治情绪引发的台湾民意结构的重大调整却可能是影响长远的。在这股政治情绪的带动下,台湾民意结构从最初的蓝大于绿,到蓝绿势均力敌互有消长,再到今天的绿大大超过蓝,极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成为支撑台湾政局的结构性现象。在这种情绪的催化之下,认同“九二共识”的国民党以及支持两岸统一的岛内统派政党的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并使国民党在“九二共识”问题上开始明显摇摆。这种政治情绪的存在,不仅严重削弱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统一的岛内政治社会基础,而且也将成为民进党当局对抗大陆的支持性力量。可以说,这种“拒统”情绪的大爆发及其扩大,是两岸解封开放三十多年来不多见的影响两岸关系积极正面发展的牵制性力量,预示着两岸关系的深层基础被深深撕裂。岛内“拒统”情绪爆发之初具有应激反应的特点,但是这一情绪被引燃后又与政治制度、价值等意识形态元素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开始成为岛内影响巨大且暂时难以消退的一种政治存在,并将对两岸关系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岛内“拒统”情绪的爆发以及“反中仇中”倾向的大规模抬头,同时也刺激和引发了大陆民众对台湾社会的强烈反感和严重不信任。大陆社会曾经积存的对台湾的好感正在大幅流失。特别是在各种新媒体的挖掘炒作之下,大陆民众对岛内政治媒体人物言行的宽容度在大幅收窄,两岸民间舆论斗争一浪高过一浪。这也意味着岛内“拒统”、“反中仇中”情绪的扩大已经引发大陆民众的激烈反应,标志着两岸民间情感的深度撕裂。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岛内民意环境和两岸舆论环境之下,两岸关系沿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需要克服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社会环境正在助推两岸关系走向进一步的撕裂和对峙。这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在此基础上滑向对抗对峙很容易,而要走向理性与和平发展却面临重重困难。这就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两岸关系之路一定是一段较为艰辛之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