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疫情后中美关系 需医疗民族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00:12:17  


 
  除3月12日降落在罗马的第一批医疗物资外,中国还于3月18日对于米兰(Milan)运送第二批物资。这是由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各省所出资,由于中国大陆在意大利拥有庞大的移民社区,中国大陆的企业也捐助义国其他地区和城镇。由于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相较于地缘上邻近国家的举措,让中国大陆暂时摆脱新冠肺炎流行病的起源,以及后来隐瞒疫情的指谪,被形容为在需要时刻可提供实际协助的国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义国总理孔蒂(Giuseppe Conte)的电话讨论提到,提议结合现有的一带一路,启动新的“健康丝绸之路”(Health Silk Road)。在此一倡议下,大国大多愿意藉鉴成功开展抗击病毒的经验教训,与世界各地的国家分享。而鉴于新冠肺炎可能在全球流行一段时间,或再度发生,各国或者会对此感兴趣。许多义国民众认为,中国防范疫情的模式可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挽救生命并减少经济损失。

  除意大利外,中国也对于日本、伊朗、巴基斯坦与欧盟等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提供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这些医疗物资的品质迭有争议,但是,指控是否合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与该国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大陆的作为。因此,习近平才会说,团结合作乃是面对公共卫生最为有效的政策。于是,在贸易战与民族主义纷扰的时期,援助与合作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

  四、美国与中国“疫情合作”的可能性

  新冠肺炎所带来的冲击,可将其视为新型态的“灾难”。这样的灾难,已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与社会、国家间关系乃至于全球的政治与经济活动。在疫情发生期间,部分国家可以比其他国家快速回复正常经济与政治活动,而部分国家则面临更为严峻的社会和政治危机。

  其实,早在1851年,第一届国际卫生会议(International Sanitary Conference)的代表集聚巴黎,讨论对19世纪上半叶席卷欧洲大陆的霍乱联合应对措施,当时已成为国际外交的主题。然而,在20世纪,如何控制国际间军事冲突乃至于核武战争的重要性,取代控制潜在的大流行病毒。即使在冷战时期,美国与前苏联也曾努力为民众接种天花疫苗,这为公共卫生合作提供先例。

  由此可见,灾难的发生往往会改变现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运作规范,或有机会暂时改变彼此之间的敌对关系,为在灾难过后改变敌对状态形成与建构合作基础。即便暂时终止国家之间的敌对状态,也有助于国家之间在面对共同的环境与灾难威胁时,重新建构一个可以合作的关系,进而形成新的互动模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