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疫情加速世界百年大变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2-15 00:05:00  


 
  另一方面,美伊(朗)矛盾激化,美在对伊“极限施压”中遭遇孤立。2020年1月,美刺杀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曼尼,美伊关系陷入1979年人质事件后最严重危机,伊朗炮击美在伊拉克基地作为报复,双方一度剑拔弩张。特朗普政府宣布重启对伊单边制裁,对27个与伊有关的个人和实体实施新一轮制裁和出口限制。但由于美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其在联合国框架恢复对伊制裁的图谋受挫,美要求联合国延长对伊武器禁令的提案,更是被中俄欧联手否决。 

  (三)欧亚多国政局不稳

  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爆发动乱,美西方试图推动“颜色革命”。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赢得第六次总统选举,反对派质疑选举结果,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欧美均不承认选举结果,并启动对白制裁。俄则针锋相对,普京总统公开支持卢卡申科,警告欧美不要插手白内政,强调俄不会允许白成为“第二个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突变,反对派指责议会选举存在大量舞弊,组织大规模抗议,占领总统府和议会所在地,选举随后被宣布无效。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危机反复发作,暴露其体制弊端及部族矛盾,同时也与有美西方背景的非政府组织推波助澜有关。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爆发严重军事冲突,引发多方地缘博弈。阿亚双方为争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再次爆发流血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支持亚美尼亚的俄罗斯和支持阿塞拜疆的土耳其关系微妙,但双方都不愿该冲突持续升级,因而促成阿亚两国停火。高加索和黑海地区民族宗教及地缘矛盾错综复杂,相关争端未来仍可能发酵。

  五、政治思潮此长彼消分化裂变

  新冠疫情引发各国制度反思和政策调整,世界政治思潮激荡复杂。

  (一)疫情助推“大政府”回归

  新冠疫情进一步放大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弊端,面对大疫冲击,各国纷纷反思既有治理模式弊端,力图在发展与安全之间作出更加平衡甚至保守的选择。一方面,推崇政府干预的理念开始在多国占据上风。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明确提出,联邦政府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遏制病毒蔓延,推动经济复苏增长,表示未来将推出总额达1.3万亿美元的大规模基建计划,帮助美国经济走出衰退阴影。〔18〕法德英等国相继赋予其政府更大权威和资源协调能力,以应对快速扩散的新冠疫情。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全面升级对民众社交活动的管控,同时推出对小企业和民众的救助计划。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国家需要更大权力来应对疫情所造成的影响。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在应对疫情中强化政府监管与干预的做法成效显着,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话指,面对新冠疫情大流行,扩大政府对社交与经济生活的干预,成为有效迅速控制疫情的“必要方式”。〔19〕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