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中国模式展示“三大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5-04 00:01:52  


 
  原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埃贡·克伦茨在《我看中国新胜利》一书中写道:“中国愿景的长期性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领袖把愿景目标投射到21世纪中叶,我没有见到全世界还有哪个政治家能做到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对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从“一五”到“十四五”,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对此,“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迪特里希总结认为:“中国正走在一条无比正确的轨道上,它是为世界提供另一种选择的希望。……国际舞台就像一个足球场,只要有新选手上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们都会不可避免地进行比较,接下来,大家会跟随、模仿那个最佳选手,它所在的队伍也会扩大。”

  中国模式之所以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在于它不是一种教条的学说,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发展模式。事实上,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百年来艰苦探索,历经坎坷。我们学过德国、日本,后来又学英国、法国、美国,再后来又学德国、意大利,之后又学了苏联。正如习近平所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习近平语)“西方的,我们都学遍了,但都碰壁了”。最后,回过头来才认识到,不能邯郸学步,忘了本色初心,必须走中国自己的路,走社会主义的路才是正道。中国模式并不需要与其它模式比较和竞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位荷兰学者讲:“在许多国家,一个总统一个想法。在中国,一句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用了几十年,而且代代用,代代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是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习近平语)放眼世界,百年政党有之,而经历百年不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少有。中国共产党处大国之势,行强国之道,无疑是个中翘楚、时代先锋。究其原因,什么都有可能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中国模式的不竭活力来源于此,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可期于此,中国制度的比较优势植根于此。

  历史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一大贡献。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已成为人类社会新的分水岭,而与历史大变革时期一切代表未来的新兴事物一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场灾难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将在历史的反复检验中得到一再确认。

  习近平讲:“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而言之,即:中国道路是中国模式的实质,中国理论是中国模式的灵魂,中国制度是中国模式的根基,中国文化是中国模式的底蕴。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道路,伴随而来就是:中国成就累积为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模式,中国特色描画出中国愿景。归根到底,如何在中国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模式的不变主题。它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使命追求,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加强的自觉自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