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欧洲缘何跟风施压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21-05-16 00:01:55  


 
  欧洲国家重新找回最大的金主,缓解了北约防务开支的压力,防止了在已经捉襟见肘的养老福利等支出上的断供,在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上也可以缓口气。在这一利好形势下,响应美国的号召,打压中国,以示友好,算是事半功倍。再说,欧洲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也耿耿于怀。有了美国的挑头,也可以试试水。

  紧随美国的步伐,日本、澳大利亚及英国等其他域外国家也把矛头对准中国。2020年9月16日,法国、德国和英国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分别同时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内容相同的普通照会,援引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裁决,否认中国的西沙群岛直线领海基线、南海诸岛的岛屿地位以及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美国极力拉拢盟友和伙伴国组建以中国为“假想敌”的统一阵营。美国一直没有放弃通过公开和秘密渠道向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和印度提出以外交和军事方式介入南海问题的要求。在美国的施压以及越南等声索国的游说、拉拢下,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日本及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继续呼应美国派出军用船只进入南海开展单独或联合行动。2019年8月,欧盟国家首次就南海形势发表“欧盟涉南海形势联合声明”和“英法德涉南海形势共同声明”。这两份声明不仅公然为越南在中国南沙群岛万安滩海域采取的单边行动“站台”,还不点名地对中国在南海的正当反制行动发出指责,欧盟国家偏袒越方的姿态令人瞠目。2020年1月29日,英国皇家海军司令拉达金、法国国防部总督察长博纳旺蒂尔公开称,将考虑在南海持续部署舰艇的可行性。英国提出“全球英国”的目标表明,其有意恢复昔日的海洋强国地位,而介入南海问题则成为英国实现这一战略的内容之一。

  欧洲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寻找“存在感”。2021年2月初,法国一艘核潜艇在支援舰的相伴下穿越南海海域。法国国防部长帕尔丽声称,这是一次“非凡的巡逻”。接着在2月18日,法国又派出一艘两栖攻击舰和一艘护卫舰前往太平洋地区执行为期3个月的任务,香港《南华早报》说,在这期间,两艘军舰将两次经过南海,并计划在5月同美国、日本进行联合军演。另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该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预计在5月启程,夏末抵达东亚地区。英国国防参谋长卡特暗示,军舰很可能在南海开展“航行自由”活动。

  欧洲国家的新动向有配合美国的一面,也有想要影响美国的一面。通过在南海活动,英、法、德一方面表明它们是“国际规则的维护者”,另一方面显示自己要参与大国博弈和竞争。这些欧洲国家欲体现自己的战略支柱,尤其是法国和德国,即表明它们不仅是重要经济体,还是安全行为体。欧洲国家这两年一直在讨论,到底是要沦为大国博弈的战场,还是成为博弈的一支力量。通过在南海活动,它们给出“要成为一支力量”的答案。欧洲国家正朝“更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方向”转变,它们不仅想通过经济、外交等手段来施加对华影响力,还想藉助一些“看得见的东西”,比如让中国认识到,“我们也能在你的周边发挥安全方面的影响力”。

  总之,欧洲国家打压中国的行为,受制于自身的价值观和利益,并不是心血来潮的举动。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和往来也会继续,但是存在的变数和不利情况会越来越多。中国面临的回旋余地将变得非常有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