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民进党反中操弄身份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21-11-11 00:01:18  


 
  二、民进党“反中抗中”行为的宗教身份与利益

  宗教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重要的精神支撑,也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粘合剂”。宗教的这种凝聚作用在同一个宗教信仰的群体内部会得到明显的加强。众所周知,民进党是具有分离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民进党虽然表面上高喊“台独”口号,但实际上党内的大多数人祇是将分离主义的意识形态当成一种追求世俗政治利益的工具。不可否认,民进党内确实有一部分人深受日据时期“皇民化教育”的毒害,他们无论是从政治情感还是价值取向上都无法接受台湾回归祖国的政治现实,他们把“台湾独立”当成一生的事业。⑧1991年10月13日,民进党“五大”将“台独”主张写入党纲,使得这部分人更加狂热地如信仰宗教般信仰“台独”,“台独”主张开始在民进党内部信仰化和教义化。民进党中的“台独基本教义派”就是指这部分将“台湾‘独立建国’”以及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其行动的信念,愿意为了这个目标而执着终身奋斗,就像信奉宗教的基本教义一样虔诚的人。⑨

  “台独基本教义派”虽然在民进党内是少数,但是影响却非常大,在民进党“台独”党纲通过后,他们掌握了民进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其他派系很难与之在“原则上”和“道德上”相抗衡。民进党内的“台独基本教义派”认为“台独”目标是最高追求,不管政治形势如何发展,民进党的“台独”论述决不能变,并且要大力宣传“台独”理念,启蒙和领导民意,要将“台独”目标神圣化和道德化,把“独立建国”当成一种具有宗教性质的意识形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任何影响“台独”最高目标的事情都要反对。“台独基本教义派”产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台湾日据时期,当时在日本殖民教育下长大的一部分台湾人产生了对近代以来日本现代化成就的崇拜,和对同一时期落后中国的鄙视心理,这种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强烈的“后日本殖民主义”的狭隘心态。所以,“台独基本教义派”的目标不祇是单纯追求台湾“独立建国”,还伴随着敌视中国的性质。这个中国是广义上的中国,包括国民党带到台湾的“中华民国”,也包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⑩

  民进党内的“台独基本教义派”认为发展两岸关系最后就会被大陆方面控制,影响到“独立建国”,所以必须反对两岸交往。进入21世纪,大陆快速崛起,尤其是经济实力更是大幅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民进党内一些比较理性的人士如“务实派”,主张要与大陆方面多接触交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但是“台独基本教义派”却坚决反对两岸交流,他们采用各种手段为两岸交流制造障碍。“台独基本教义派”以“仇中反中”的宣传煽动台湾岛内民众的情绪,配合其“反中抗中”行为。“台独基本教义派”所坚持的“反中抗中”路线对于民进党未来的转型有重要的牵制作用,降低了民进党向中间路线转移的可能性,民进党内理性的声音在教义般的狂热下难以被重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