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岸田对华政策有不确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21-11-14 00:03:08  


 
  根据岸田政权的具体情况,下列几点将上述概念进行具体化。

  首先,是关于岸田的执政意愿的问题。毋庸讳言,任何成为日本首相的人都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政绩,这是涉及到首相的历史定位问题。谁都想青史留名,让自己的执政理念成为指导日本各方面向前发展的圭臬。所以岸田肯定会有自己的政策主张,但有多大的决心,目前还是未知数。

  其次,岸田面临的民意环境并不太好。总裁选举期间的历次民调,岸田的支持率都大幅低于河野太郎,而在菅义伟内阁时期的“最适合担任首相的政治家”民调中,岸田文雄也大多时候处于最后几名,支持率也大多在个位数,祇是在他宣布竞选总裁之后支持率才有所上升。一般而言,内阁初起之时就如婴儿降生,老百姓对其往往有各种“美好期待”,因此支持率普遍偏高,超过70%也并不罕见。但是岸田任首相后,各家民调做出的数据,虽然高低不一,但大致要比2020年菅义伟上台时少15-20个百分点,《朝日新闻》的民调更是低至45%,创下了2001年小泉内阁以来的新低。如果支持率继续下跌,跌至祇能在30-40%甚至更低的低位的话,岸田内阁的“合法性”会受到质疑,自民党、官僚系统也会看轻岸田,从而让岸田即使想延续安倍、菅内阁的“官邸政治”,也会受到抵制与轻视,让他的政策难以被落实。

  第三,在决策体系的各方博弈中,岸田自身的政策与其背后势力存在分歧,但在各方博弈之中,岸田手中可以打的牌比较少,从而增加了他打出自身特色的难度。岸田能够成为首相,外界几乎都认为是被以麻生、安倍等为代表的反河野势力力推上台的。岸田处于这样的位置,会导致他的政策的推行受到重重影响。在总裁选举中,岸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在诸多政策领域主动向以安倍为代表的的保守右翼势力靠拢。在经济政策上也是向安倍“致敬”,表达了“尊重”安倍经济学的态度。在决策体系的博弈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岸田,如果想要摆脱安倍、麻生等对其的影响,必须要依靠其他力量,比如官僚系统、自民党内对“安麻体制”不满的势力的少壮派,也可以依靠决策体系外的力量如上述的民意,但从目前看,官僚系统一般祇会屈服于强者,少壮派显然在短时间内难以认可岸田,而民意如上所述,有起色难度较大。

  第四个因素,也就是外在的规范性的问题。内政上,经济问题不能悖逆经济规律,“令和版收入倍增计划”是向岸田派的创始人池田勇人的“收入倍增计划”致敬,但想法再好,如果没有经济规律的支撑,也祇能是空谈。在日本劳动生产率不增反减的现实之下,收入倍增就如同无源之水,祇能是空中楼阁。外交更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受到很多结构性问题的制约,也会被国际格局所约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