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叙事学与中美贸易争端

http://www.CRNTT.com   2022-04-09 00:02:40  


 
  3.2.1断言类言语行为

  道义立场的断言类言语行为主要通过断言句来表达,断言句可以通过使用条件引导小句或是引经据典来阐述道理以提供断言句的基础,给断言句缓和的余地。两份白皮书对美国行为的断言类言语行为都偏向消极,包含对美国在贸易纠纷中行为的批评和警告。同时,断言句都以直接断言句居多。中国政府以隐形的贸易行业、国家、国际规约为评判美国贸易行为的标准,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和霸权主义行为发出消极断言,这与荀子的“道义重则轻王公”的思想相一致,反映出中国政府的言语行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例(1)通过断言言语行为对美国增加关税的行为进行消极评判,以美国的消极情境身份和消极道义评判组合建构美国的立场结盟趋异。例(2)通过断言言语行为指出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危害,以美国挑起贸易纠纷的消极身份定位结合美国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的消极评判建构美国的结盟趋异行为。例(3)通过消极断言语言行为指出美国在贸易纠纷中行为会造成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减少的严重后果,以美国的消极情境身份和消极道义立场评判建构美国的结盟趋异行为。

  在涉及不同团体利益的话语方面,交际主体通常会把对目前困境的抱怨责难转移到对方身上,呈现消极负面的他者形象和积极正面的自我身份(van Dijk,1988)。在中美贸易纠纷持续的背景下,通过大量使用“中国”之类的社交指示语,白皮书建构了中国为保护民族利益而被动卷入贸易纠纷、遵守道义规约的国家贸易身份和情境身份,也建构了美国不停加征关税、主动激发矛盾、违背国际道义规约的消极贸易关系身份和纠纷情境身份。道义立场的断言类言语行为全部都是消极断言,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贸易白皮书文本从中国的身份站位出发,认为美国在贸易纠纷中的行为是违背国内、国际多层道义规约的元语用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断言言语行为指出美国挑起贸易战并导致贸易纠纷不断加剧的行为的消极评判建构美国与中国政府的结盟趋异行为,与中美互利共赢友好关系的结盟趋异。

  3.2.2 指令类言语行为

  指令类言语行为本质是要求交际对象去完成某件事,言语行为的动词可以直接反映交际者的意图和元语用意识。中美两国同为世界大国,虽然美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都强于中国,但中国在中方白皮书的书写过程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在特定语境中特定角色所赋予的话语权属于临时建构的话语权(樊小玲,2013)。指令类言语行为中命令和禁止言语行为的发出方一般相对听话人拥有绝对权威性,其次是要求言语行为,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方的较大权威性,然后是建议言语行为体现出交际双方的相对平等的权势关系,最后是请求言语行为,具有刻意拉低自身话语权以提高交际对方的语用意识(方霁,1999、2000)。在贸易纠纷情境下,中方政府通过指令类言语行为实现消停贸易战的语用意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