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为何讨论统一后治台方略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00:07:46  


 
  简言之,“反分裂国家法”的最大意义,在于将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的同时,又宣布不放弃其他手段的政治构想,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化。但是我们也注意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处理两岸关系时,“不放弃武力”手段的想法,已经逐步从“统一”的需要,转为“反分裂”的手段,江、胡都明确说过,“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人民而是针对极少数台独分子和外国势力。”所以,在国家统一的过程确实存在“用武”的可能,但绝不是“武统”,而是“武力反分裂”,否则就不符合“反分裂国家法”的基本精神。因为“武统”和“武力反分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战争,我们不能将之混为一谈。“武统”是“以武逼统”,而“武力反分裂”是动用武力“扫除、消灭国家统一的障碍”。具体而谕:

  后者是讨伐逆贼的正义之师,堂堂正正。而前者有时是政党之争,或是个人的权力之争。

  后者是打破约束人民发展障碍,所以“反分裂”之战是为民除害,动武具有正当性。前者虽是扩大人民的发展,但不能强加于民,以武迫之,更易逆反。

  后者是为了国家发展之必要的成本,否则国将受制于蛮夷,国亦不国矣,所以为了“利国利民,民必拥戴”。前者虽是为民谋福,但若进一步用武“逼统”,则使“被统一”方心中总存怨怼,难以长治久安,治理成本亦难估量,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犹是观之,大陆社会的动武之请,恐怕多因对分裂国家之怒,而忽视统一后治理之挑战。“反分裂”可以一举而成,但成功地统治则是必须几代付出。应该说中国共产党中央对“用兵动武”是十分理性的、十分科学的态度,若“台独”当局或美帝挑衅越过红线,则“精准用武,清除内奸,驱赶外患”,必定是极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选项,也会毫不犹豫地行动。但“动武”祇是为了清除“分裂中国的因素”,扫清“国家统一的障碍”,而不“以武力统一”台湾,国家统一依然经由双方谈判加以实现。换言之,祇要反统一的障碍清除了,就应该回归“和平统一”的基调。虽然何谓“反统一的障碍清除”也有不同的认定,但无论如何,最后都必须回归和平统一的政策,才是真正符合“合久不分,长治久安”的国家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王道精神。

  三、“统一后台湾治理”的借鉴

  从现如今的台海局势,特别是台当局的挟洋谋独的种种作为,加上美国在“一中原则”上的疯狂挑衅,两岸关系已经是危如累卵,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冲突。大陆民间的舆论普遍希望中共当局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尽快解决,尽早解决,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中共中央虽然没有采纳民意,但也没有禁止民间要求“立即统一”的舆论;而是在不断展现“国家统一”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之余,透露了国家的高铁通台北的“交通规划”,以及持续引导舆论专注统一后“台湾治理”的面向。应该说,从以往对台政策的讨论,转移到统一后治台方略的讨论,这是中共布局“和平统一”的重大一步。代表中共尊重历史经验,学习历史教训,吸取历史智慧,完善台湾治理的决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