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深度:刘国勋谈香港北都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2-08-25 00:04:27  


香港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与中评社记者在落马洲进行实地采访。(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记者:您曾长期关注研究香港土地政策,您认为,特区政府应该如何用好北部都会区大面积土地?在土地开发问题上还需要有哪些新政策支持? 

  刘国勋:在土地开发方面需要有新的思维,香港绿化地有16000公顷,这是非常多的。特区政府应该突破旧思维,发展香港绿化地。绿化地收到人们的自我设限,认为是不应该发展的,或是讨论的。特区政府应该检查绿化地的状态,释放一些不需要的土地。特首李家超也提及到绿化地是可以作为土地开发的考量,我认为特区政府应该马上做一个全港绿化地的研究,将这16000公顷的土地做一个全面的检视,讨论哪一些绿化地可以释放出来,给香港做房屋、产业上面的用途。

  另外,就算有了土地,如何将生地变成熟地,这里面需要做一些压缩的程序,或者修改一些法例,加快开发。当然在地区发展中,也要研究如何加入良好的配套措施,做一个整全的规划,不单是要满足香港本地的需求,亦要考虑与深圳及大湾区的发展,帮助大区域之间的互动及融合。在思维改变方面,现在人们会觉得深田、落马洲、打鼓岭这些地方是边境地区,人口不多,摆一些厌恶性设施在这里,但如果今天这里是一个港深经济带的中心的话,就不再合适再摆一些厌恶性的设施在这里了。所以如何用好这块土地,就看我们如何的去定位这块土地,这更需要做好整全的规划,不只是局限于小的区域发展,可能要更多的考虑大局的发展,去运用好土地资源,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增强发展动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北区基建及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中评社记者:北部都会区发展是一个大的蓝图规划,您认为,特区政府在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上应该设置什么样的短中期目标?除了发展基建以外,您认为在发展前期还应该推动什么?

  刘国勋:除了基建先行,我认为产业发展也是很重要的,这一方面的发展可以令到全香港人受惠,在该地区亦可以兴建很多房屋,作为香港经济的新引擎。元朗及北区有96万人口,如果单靠兴建房屋及增加人口数量的话,会导致产生矛盾。过去香港没有进行良好的规划,所有规划的考量都集中在本地需求,而当内地发展起来了,内地人来香港消费,对香港食品及用品有信心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离内地最近的消费地方就是粉岭及上水,但该区域的人口规划是30万人,政府的配套、商业配套也只适用于这么多人口,因为这里是住的地方,不是商业、工业中心,自由行的人去那些民生商场,人潮就多了起来,造成拥挤,物价随之也变贵了。这种现象亦会导致商家发现做金铺、药房的利润多,所以转去做这些生意,造成社区的矛盾。如果当初的规划能够看远一点,知道有这么多内地人来这里消费,可以在罗湖口岸设置一个商业城,一来可以做人流疏导,二来可以发掘更多的新机遇。

  刘国勋认为,基建先行及创造就业是北部都会区发展的重要一环。如果人口及就业比例在该地区完全失衡,大部分人都去港岛、九龙上班,再加上更多的新进人口,会造成交通上面的麻烦,而本区域的产业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导致问题的产生。要让该地区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让本地居民能够受惠,发展不仅是香港的未来,亦是让住在这一区的居民有更加好的环境。基建先行会先让住在这里的市民受惠,交通得到便利,然后利用产业发展,让市民知道该地区的就业增加,这样便使市民支持该发展计划。发展是香港整体上的战略,但要让市民理解,就要让市民见到发展的成果。

  如果要加速产业发展,本身北部就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先批土地给企业,让企业能先搬过来。我参加了很多内地企业的活动,不少内地企业都问到能否早一点在北部都会区落地,建立总部。另外,其实特区政府可以带头将部分政府部门办过来,特别是一些非金融部门的单位搬来北部,并缺成立的一个专策组统筹整个项目。

  日前有很多想瞭解北部都会区发展情况的朋友,问我这些内容应该问哪个部门,到现在我也没有答案,因为该地区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而每个方面有是不同的政府部门在管理,特区政府应该设立一个有关于北部发展的部门,让有需要人士进行查询,部门内设有对口的工作人员,可以为大家讲解北部发展的情况。现在很多企业都要逐个逐个问,才大致地知道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情况,我觉得成立专策组对港深两地的沟通是有利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