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台湾疫情非传统安全与两岸抗疫

http://www.CRNTT.com   2022-11-06 00:03:20  


 
  二、台湾地区新冠疫情的非传统安全特性

  尽管国内外学界对非传统安全的特征并未达成完全一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认知和标准,诸如跨地域性、不确定性、周期性等特征。〔21〕此轮新冠疫情自2022年3月以来来势汹汹,不仅对上海等大陆城市造成极大的安全冲击,也使台湾地区的确诊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猛增。纵观这一波疫情的发生,既有以往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共性,也有着疫情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一些特性。

  (一)疫情来源的始发性

  疫情来源的始发性指这类安全问题属于新型的、过去极少见到或者根本没有出现过的情势,现在却变得逐渐的普遍化与现实性,当下也没有有效的方法因应其威胁。〔22〕由于这类安全威胁类型多样、产生源头复杂、威胁来源十分隐蔽,爆发的时间地点也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人类社会对其认知也不够全面,甚至只能在其发生之后,在不断的变化中形成对这类安全问题的既有认知。但是疫情一旦发生就能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危及人类社会的基本安全。

  台湾地区此轮疫情的爆发可追溯到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毒株“XE”,首例“XE”病例来自于3月中旬从捷克进入台湾地区的女性病例。此类病毒最早在英国境内被发现,随后英国迅速出现数百例感染病例,但目前国际社会对“XE”毒株的认识十分有限。“XE”毒株是由Omicron的两种变异毒株的结合体变异而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染性。〔23〕但究竟为何会首次在英国发现该毒株,以及是否能对“XE”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有效掌握,目前都尚未有明确的信息。伴随着疫苗接种的时间变化,其防疫效果也在降低。在应对新型的变种毒株时,疫苗能否起到有效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也未可知。台湾地区自检测出首例“XE”毒株后,由于对病毒认知的局限性和国际社会相关应对经验的缺乏,并没有采取进一步升级管控措施进行有效防疫。而是采用了先前的防疫制度和预警等级,致使4月下旬开始确诊病例迅速激增。由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不断变化,自身的属性也在发生着变异,人们缺乏对这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认知和信息掌握不全面,短期内难以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和具有的共性,其安全威胁形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24〕“XE”毒株的这种始发性导致在应对疫情的方法和途径上的不确定性,整个台湾地区有面临防疫崩盘的极大风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