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澳门爱国教育多元合作与协同推动

http://www.CRNTT.com   2022-12-28 00:11:40  


 
  (五)坚持促进社会教育。特区政府成立后,在其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就提出“为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当致力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市民爱国爱澳的情怀”⑦。为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澳门基金会近年一直支持在澳门开展“中国文化常识达标工程”。自2001年起,“中国文化常识达标工程”澳门特区工作委员会每年在澳门举办“中国文化常识达标工程”系列活动,藉以将推广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活动普及至广大市民。

  在社会教育中,充分利用澳门社会家庭观念强的优势,通过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影响培育澳门居民国家观念以及传统的孝悌相亲、尊老爱幼的家庭文化。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传承方面,澳门居民在春节、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时都会举行家庭团聚,重视家庭教育传统,从而利用传统节日寄托民族感情,体验民族文化认同,作为培养公民国家意识与传统文化的途径。

  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由政府部门与不同社团举办的与推广传播中华文化相关的讲座、表演、研讨、网页,以及粤剧粤曲演唱、弘扬妈祖文化、宣传道教文化等活动。

  二、“五个必须”:澳门爱国教育的经验

  澳门的爱国教育实践表明,爱国教育必须在覆盖全社会的基础上坚持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在以特区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调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在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前提下拓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具体可以将澳门爱国教育实践的经验概括为“五个必须”。

  (一)爱国教育必须以青少年为重点群体。青少年是国家发展和澳门特区建设的希望与未来,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事关“一国两制”伟大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根本。因此,澳门的爱国教育与历史教育始终坚持以青少年为重心,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例如,澳门基金会与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举办的“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有近三百队数以千计的学生参加,并且在澳门电视台转播,增加社会对历史的关注度。再如,澳门特区推出的“千人计划”。特区政府在《201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社会各团体原有的青年培养工作基础上,特区政府推出‘千人计划’,每年遴选一千人赴内地交流学习”⑧。“千人计划”的目的是发掘和培养澳门的爱国爱澳优秀青年。“千人计划”项目以澳门的中学生、大专学生以及青年人为对象,在2016─2019年期间共组织146个交流团,走遍全国18个省市,共邀请65所学校及社团参与,吸引4,300多名青年赴内地深度交流学习。作为“千人计划”的延伸,“千人汇”于2017年成立,旨在依托“千人计划”的学员基础,构建爱国爱澳青年人才的交流平台与培养机制,促进澳门青年综合发展,提升澳门青年爱国情怀。2017─2019年共举办118项活动,近5,000人次参与。“千人汇”多次举办国防教育团及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合作举办国情研习班,精心挑选近400人次青年参与。引领青年学习党史、国史,体验祖国军事力量,增强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