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试析新形势下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机遇和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1:27:26  


 
  二、新形势下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景

  (一)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为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了更多机遇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大陆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前,大陆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在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吸引了众多台湾文化界人士来到大陆发展,与大陆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例如,仅今年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受理审批的短短两个月中,各地就累计审批了75批次合计431场有台湾演艺人员参加的演出活动,不少新老台湾艺人在《声生不息·宝岛季》《乘风2023》等节目中表现出众,打开了知名度、焕发了“第二春”。随着各项战略规划和重大举措的实施,大陆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会更加兴旺发达,必将为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为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

  (二)“第二个结合”为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所谓“第二个结合”,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同样的,“第二个结合”也有利于进一步建构两岸共承一脉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重塑台湾同胞的中国认同提供文化上的可能。因为,运用“第二个结合”,大陆能更清晰地让台湾同胞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可以贯通起来。如此,将有利于加强台湾同胞对大陆意识形态的瞭解和理解、增进其对大陆政治制度的认知和尊重、破除其在岛内“反共”“恐共”社会氛围中形成的“刻板印象”,将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两岸文化融合发展,使两岸同胞能够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中国认同,为推进国家统一提供助力。

  (三)新媒体时代下两岸青少年有了更多交往产生了更多共同语言

  青年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生力军。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两岸青年有了更多的话题和互动。一方面,近年来台湾青少年对大陆社交平台的关注度不断上升。比如TikTok(抖音国际版)在岛内扩张迅速,“刷抖音”在台湾青少年中蔚然成风。再如新型自媒体平台“小红书”,年均关注度在近五年内增长幅度为惊人的1100倍。岛内媒体已经开始用“小红书世代”形容“00后”(Z世代)的台湾青少年。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两岸青少年就美妆、穿搭、旅游、美食等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文化话题进行交流互动,促使两岸青年减轻文化隔膜、实现文化亲近,潜移默化中也增进了双方的好感乃至认同。另一方面,近年来台湾自媒体人来大陆创业工作的越来越多。他们藉助自己的镜头和笔,让台湾青年瞭解真实的大陆,在两岸架起交流互鉴的“心之桥梁”。以“网”为媒、线上线下,青年主体、扎根基层,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有了更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前进动力。

  三、新形势下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大力推进台胞参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进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澎湃浪潮中,台湾同胞是不能缺席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获益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动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同胞共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组织两岸民众参与传统节庆、民间信仰、地方特色文化等中华文化主题交流,推动两岸共同编纂史、志、词典、教科书,尤其要聚焦青年群体化育后人。要推动两岸同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密切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两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两岸文化工作者“走出去”,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大力推进各领域各层次文化交流合作。继续在文学、艺术、影视、出版、文创等领域开展思想对话、学术研究、联合创作、展览演出、交易创投等广泛深入的合作,打造一批影响大、可持续、见长效的两岸文化交流品牌,使之成为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大力度推动两岸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文化组织的对口文化交流合作,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扶持、引导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交流机制。加大力度扶持、引导文化类民间组织发展,全面发挥民间组织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认同建构方面的重要作用。成立两岸文化交流的协调机构或社会团体,专职管理、筹画、协调两岸文化组织开展活动。

  (三)落实落细文化领域同等待遇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同台企台胞分享机遇和同等待遇的政策,努力在文化领域推出更符合时代潮流、契合台胞实际的政策措施。诸如为台湾文化工作者在大陆办证、演出、办展、经纪等提供便利,吸引台湾文化工作者加入大陆各类文化团体、参与大陆重大题材文化活动、参评文化奖项等等,以此不断增强对广大台湾文化工作者的牵引力和吸引力,使其有机会融入祖国大陆各个文化领域中,成为两岸共同的文化工作者。此外,还要利用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契机,建设融合两岸文化产业优势的合作示范区,并进一步将经验推广到大陆各地。

  (四)塑造两岸共同价值观体系。在大陆推进“第二个结合”,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境界的过程中,要着力对接两岸文化核心价值,努力塑造两岸共同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体系既要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又要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当今世界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相契合,从而能增进岛内民众对大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认可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让台湾同胞加强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大陆民众精神世界的瞭解。塑造两岸共同价值观体系,也是建立促进祖国统一和统一后人民和合共生的思想基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目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3)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M],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中华文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8-2021年。

  (5)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R],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2023年7月。

  (6)谢松峰、韦强,当前两岸文化融合的现实挑战及思考[J],两岸关系,2015(03)。

  (7)陈孔立,推进两岸文化融合的思考[J],台海研究,2018(02)。

  (8)何芳东,中华文化认同:新时代两岸心灵契合的起点[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3)。

  (9)彭韬、聂锐,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研究[J],台海研究,2019(04)。

  (10)王琼,发挥民间组织优势推进两岸中华文化认同建构[C],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论文汇编,2021(08)。

  (11)曾晓栩,“文者,贯道之器也——祖国大陆是新时代两岸文化融合主导者和践行者”[J],统一论坛,2022(06)。

  (12)李义虎,“习近平: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论’解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02)。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10月号,总第310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