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国评论》月刊第330期内容介绍

http://www.CRNTT.com   2025-06-20 00:26:10  


第330期《中国评论》月刊2025年6月号已出刊(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6月20日电(记者 马逸群)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第330期《中国评论》月刊2025年6月号已出刊。本期《中国评论》共刊发19篇文章,涵盖两岸、港澳、国际、经济、文化等议题。

  本期“专题”栏目聚焦涉台治理的法律视角,刊发了《<反分裂国家法>实践检视与实施路径探讨》《“台独”领土性论述的法理批判:台湾法律地位再澄清》和《海峡两岸数据跨境规则衔接的法治逻辑》三篇文章。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福建省台湾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游志强发表《<反分裂国家法>实践检视与实施路径探讨》一文。文章指出,《反分裂国家法》于2005年颁布,至今已施行20周年。回顾《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实践,其在政治和法治领域分别发挥着重要的宣示和惩戒作用。一直以来,大陆方面致力于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有益条件推进《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与此相反,民进党当局和外部不法势力则是沆瀣一气,想方设法阻挠《反分裂国家法》的施行。两岸民众对“以法治方式治理社会”有着普遍意义上的共识,为应对民进党当局与外部势力抵制《反分裂国家法》实施的行径,在明晰《反分裂国家法》规范构造的前提下,可从持续深化《反分裂国家法》规范韧性、在两岸间创设有益外部环境、充分运用国际法规约遏制外部势力不法干预等维度展开法的实践路径探索,由此再次促进《反分裂国家法》在两岸间法治价值的提升与实现。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段磊,和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熊鸿亮联合发表《“台独”领土性论述的法理批判:台湾法律地位再澄清》一文。文章从全面批驳 “台独”领土性论述逻辑前提的需要出发,对台湾法律地位再度作出澄清。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光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关键历史节点,对台湾法律地位的历史与现状形成一套包括四个阶段的连贯性叙述。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前,台湾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日据台湾的五十年间,台湾既不是日本的“合法领土”、也不是日本的“殖民地”,而是被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在台湾光复之后,台湾既不是中国新获得的领土、也未处于所谓“未定地位”,而是回归祖国怀抱的中国领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湾既不是“中华民国领土”,也不是所谓“台湾国家领土”,而是被地方当局控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