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需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机制

http://www.CRNTT.com   2008-12-30 08:42:56  


   
  从当前的金融危机看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机制  

  大家都很关注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经济受到的冲击,很明显是直接来自这场金融危机,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作为这场金融危机,尤其是在美国表现出来的最核心要素,在我们的社会里其实都没有,比如说大规模的房贷断供、金融崩溃、银行倒闭等等。但是,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还是相当严重,甚至比美国经济受到的影响还要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在网上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说法,中国有经济危机吗?不就是美国人不买我们的东西了吗?这个说法看起来好像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如果仔细琢磨,这句话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在我看来,现在中国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产物,一个是外部因素,就是这场金融危机,第二个就是我们内部因素。我这里所讲的中国本身的问题,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就是我们正处在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这个转型一直难以完成。现在金融危机爆发,虽然我们没有金融危机当中的这些最核心的要素,但它对中国产生的唯一冲击,恰恰就是击在了中国经济的软肋上,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内需不足。这个内需不足不是一般的不足,而是我们从生活必需品时代转向耐用消费品时代,新的消费模式难以形成造成的。  

  如果从历史上来看,我们马上可以联想到30年代的世界大萧条,当时的美国也好,西方也好,这个槛就是过不去,而今天我们也在过这个槛。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与其说是和今天的美国所面临的问题相近,不如说跟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面临的问题更相近。现在一说30年代大萧条,象征性符号就是卖不出去的牛奶。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当时卖不出去的更重要的是耐用消费品:房子、汽车、摩托车、冰箱、洗衣机、电话、收音机等。在经济危机中兴建的房子只相当1925年的一半。在1929年,美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500万辆,房地产是每年新造的房子是100万幢。美国恰恰进入了这样一个转型,和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非常相近,但就是转不过去。  

  为什么转不过去?就是因为背后畸形的利益结构,因为一个社会要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至少得具备几个最基本的条件。从结构性条件来说:第一,城市化使得至少50%的人口定居于城市。第二,城市中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开始形成。从制度性条件来说:第一,要有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是信贷消费的制度性条件,而耐用消费品时代必须要有信贷消费。第二,常规化收入的增长,要有以月薪为代表的可以预见的、可以预期的稳定的工资增长。   

  当年美国是怎么创造出由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的制度和结构条件呢?那就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可以说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经济上的应急措施,即1933-1934年。这一阶段很重要,但我觉得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第二个阶段,从1936年开始,实际上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一种社会变革。  

  这个社会变革最重要的方面有三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