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外交: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http://www.CRNTT.com   2009-01-17 09:24:28  


 
           利益需求驱使两国建交

  中美三十年前的建交举动,乃至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和1972年尼克松(尼逊)访华,都使中美双方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同时也使世界安全形势和大国实力均势为之一变。以基辛格当年的话来说,中美两国打破相互隔绝的状态,其意义可以与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成立相提幷论。而就当前的国际格局和日益重要的中美关系而言,我们也许还可以对其意义给予更高的评价。

  但是,中美两国当初走到一起,是因为受到各自利益需求的驱使,是两相情愿的选择,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借助尼克松的访华以及中美建交,中国逐步摆脱了国际孤立处境,其大国地位也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同样,借助于中国的合作,美国得以早日脱离越南战争的陷阱,幷在冷战中对苏联构成了更大的优势。因此,假若美国也有饮水思源的传统,那么,尼克松和卡特之后的历任政府,包括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政府在内,都应该常常想到那一段历史及其延续至今的现实意义。

  可是,事实非如此。美国的党派政治、两党轮流执政和利益集团的相互牵制,加上白宫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态度因人而异,导致美国对华政策一直不够连贯和稳定。其结果是,每隔四年或八年,中美两国都不得不重新认识对方,从头再折腾和磨合一次。从美国的角度看,这种磨合过程的起点,不是追溯和缅怀历史,更不是着眼于友谊、义气和温情,而是为赤裸裸的现实利益进行寡情寡义的斗智斗勇。这既是美国文化和政治体制使然,更是其利益至上主义所决定。

           少一些情绪  多一些理性

  在过去三十年对美外交中,中国不仅获得了很多利益,而且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汲取了一些教训,使得对外政策的形成过程变得比过去更加冷静、理性、务实和有效。在向世界大国地位持续攀升的过程中,这是中国在外交上日臻成熟的重要标志。

  但也毋庸讳言,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中国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交往时,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还有分寸拿捏不当的缺陷。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或者在双边交往中发生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事态时,感性的反应依然容易多于理性的应对。例如最近这些年,当中国和其他国家发生纠纷时,政府思考的角度不是强调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而是指责对方“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经常认为感情受到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决策过程中掺入了情感或情绪的杂质,对某个国家或某位“老朋友”存有一厢情愿的看法和期待。一旦事态的发展不如所愿,政府和民众就容易变得沮丧、错愕和愤怒。假若决策过程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务实、理性的,甚至是冷冰冰的,那么,结果即便令人失望,也不至于引发群情激愤,官民都变得情绪化。

  在中美建交三十年之际,笔者且把上述感想作为一种另类的纪念。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