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朱智勇:中国能否“软着陆”

http://www.CRNTT.com   2009-04-29 10:41:09  


  中评社北京4月29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学者朱智勇的文章“危机中国能否软着陆”。文章说,处理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本方法,只有一个方向:变革。结合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以社会最小的成本完成社会现代化的全面转型。全文如下:

  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一定程度的动荡,法国甚至出现百万人跨行业的全国性大罢工。中国虽然也危机重重,也发生群体事件,但总的形势对走出危局似乎较为有利。一些分析家包括西方的分析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中国政府拥有巨大的经济动员能力,加上30年成功的经济发展在民间积累了巨大的“善意库存”,中国不仅经济危机周期更短,而且社会秩序可能更加安全稳定。

  这是一个危险的判断。在相似的表现形式背后,中国称之为群体事件的社会冲突跟西方国家的社会冲突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和指向。巴黎罢工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社会冲突,大多是相对单纯的对具体公共政策的抗议,而“中国特色”的群体事件,明显具有政治矛盾综合症的深层含义。

群体事件是政治矛盾综合症

  自2004年万州汉源事件以来,官方处理群体事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改变。不再使用“阶级斗争”、“阴谋论”等曾经习惯的政治手段,更多采取民事化方式,就事论事、安抚怀柔,恩威并施。但是,群体事件不仅没有因此偃旗息鼓,而且在易燃性、爆发力、攻击性、联动性方面有增无减。去年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及至重庆、广东等的群体事件接踵而至。

  弃用阶级斗争学说,非政治化处理群体事件对中国政府而言似乎是一个进步。但恰好今日中国看起来孤立的民事化的群体事件潜伏根本的政治诉求,这更像一个反讽。如果对当今群体事件的政治指向迟钝麻木、不够敏感,以为仅仅民事化处置就可以消弭矛盾,中国社会就可能面临刚性着陆的巨大震荡。这才是当下中国社会冲突与西方国家社会冲突完全不同的本质所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