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四十五岁现象 中国不可不重视

http://www.CRNTT.com   2009-06-03 12:06:59  


官员年轻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浪费人力资源。
  中评社香港6月3日讯/资深媒体人陈冰今天在联合早报网发表文章——中国的“四十五岁现象”。作者认为:“中国要减少‘45岁现象’,从平衡实际收入差距和减少官员特权做起,也许是较便捷的入口。”文章内容如下:
 
  中年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无论是体力、精力,还是智力、能力,都达到成就事业的巅峰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把45岁到59岁的年龄段界定为中年人,中华医学会也认同这个“中年人”的科学结论。

  但在中国,相当部分中国人把45岁视为一个坎。到这个年龄仍 当不了处级干部,或者是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就会有前途渺茫的感觉,不思进取,不求发展,开始思谋如何度过余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到了45岁还没被提拔,这辈子算完了。

  “提拔”是与“当官”相关联的词,但官的数量有限,幷不能承载所有人的理想,到45岁还从事专业、干具体工作的人,在中国一般被视为“混得不怎么样”,相当多人反而迷茫。而在国外,人上了40岁,绝大多数人进入孔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家庭稳定,对世态人生不再迷惑,专注于自己的专长,冲向“出成果”的高峰期。电视上、企业里、议会中,唱主角的人是那些稳重达练的中年人。

  也有学者疾呼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但“45岁”仍经常出现在文件上。2006年中央组织部明文规定,担任县级党政正职的人要以45岁左右的为主体。刚刚发布的2007年全国机关官员统计显示,45岁以下的占71.5%,幷赞扬选配好“新鲜血液”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显然是要更加年轻化。而在较富政治活力的美国,2002年公务员的平均年龄为46岁,45-69岁之间的人超过半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