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政治表述 不能总被外部世界牵引

http://www.CRNTT.com   2009-06-06 12:56:49  


 
           缺乏政治定力和精神内聚力

  事实上,近现代以来,中国就一直在这种缺乏政治定力、缺乏精神内聚力的状态下循环往复。以清末洋务运动为起始,经辛亥革命、国民政府、五四运动、共产党诞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1989年,一直到眼前的2009,中国似乎一直在为别人的理论、别人的概念和别人的主张,而不知疲倦地自我折磨、自我戕害。看看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对未来方向的辨识和把握,始终都要假借于外人的眼睛和头脑,在迈出脚步之前必须借助西方的“文明棍”。

  对于当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必须坚持的道路,但用历史长镜头看,它只是一种政策、过程和手段,不能必然导致民族灵魂的重新发现。相反,浑然忘我的开放反而有可能使之湮没。单看有形的物质,当今中国也许确实是百年未有之“盛世”,但盛况之下却是精神空虚,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思想上的“主心骨”。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涌现了大批“思想开放”的管理者、学者和精英分子,但“思想开放”的内涵,却止于接纳某些外部事物的态度。这么多年以来,政府和民间一直喋喋不休地强调“对外开放”是何等重要,久而久之便导致全民认识出现偏差,以为最好的东西、最有效的办法统统都在西方世界。中国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之所以赶不上对外开放的步伐,其中部分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常态,但其本身幷不能解释一个民族为何要存在和强大的意义,也解决不了中国面对的根本性问题。因此,中国决策者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更多地重视“内修”,通过政治管理体制的改良与创新,来增强“政治表述”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振兴国家的进程具有思想内涵的定力。否则,中国就会继续成为各种外来思潮的竞逐之地,幷且继续为此争吵不休、折腾不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