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从预算公开到预算民主还有多远

http://www.CRNTT.com   2009-10-31 08:46:46  


预算公开的强烈呼声包含民主的诉求
  中评社北京10月31日讯/广州市财政局近日公布114个市本级部门预算,被视为走向“阳光财政”的壮举。市民踊跃查看导致网站瘫痪,其实也同样可以看成是壮举,因为民众的目光就是阳光。如果民众不去查阅,不去仔细对比,就不会有这样的头条新闻: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财政补贴6000万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服务千万人的市公交系统,一年财政补贴7000万元;这6000万元平均到每个幼儿身上,人均享受财政补贴2万元左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08年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28元。

  据《南方都市报》的文章称,这些数字的意义不言自明。很明显,政府工作人员子女花着纳税人的钱享受这样奢华的待遇,这不能不让民众有情绪。其实,即便这些幼儿园是完全对公共开放的,即便“系统”内外的幼儿享有同等的入园机会,这种安排也仍然是不合理的。问题的关键是,这样明显不合理的预算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能够经由人大审议通过呢?又怎么就能常年如此以至于被认为是“历史遗留问题”呢?

  早在今年2月,在市两会期间,广州市委机关幼儿园财政预算407.83万元、广州市政府机关幼儿园预算606.3万元的账目就已经被媒体披露,不过当时似乎也没引起什么重视,代表和委员们针对亚运等大项目提出了一些疑问,政府表示一定会全程审计———好像就这么简单,预算就通过了。其实,那时候媒体披露出来的预算项目中,就有不少看起来可疑,代表或者委员本应站出来替民众讨一个说法:例如市委大院电力改造要530万元;又例如市政协属下的广州市二沙岛国际俱乐部管理处支出预算为315.67万元;又例如后来引起争议的广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场地管理费等经常性支出1368.94万元……但现实是,这样一套令人生疑的预算草案,经过了媒体的部分披露,经过了两会的审议,基本上未经改动就通过了。

  政府机关幼儿园享受财政补贴其实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4年广东省两会上,几家省直机关幼儿园预算2000万元就引起过人大代表的强烈质疑,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财政厅一位副厅长无法反驳,只能含糊其词地说“应该逐步逐步来减少”。不论在哪一级两会上,人大代表这样直接强烈地对预算表示否定,都算是新闻猛料了,但并没有出现否决预算这样的事情,虽然这是宪法赋予人大的权力。

  回顾预算获得审议通过的过程,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单有信息公开是不够的。大半年前,广州市两大机关幼儿园预算超千万的新闻就已经披露出来,但在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市民的众目睽睽之下,预算也顺利通过了。那么大半年之后,市民和媒体重新发现9间幼儿园补贴6000万元,之后又能怎样呢?

  这并不是一个否定性的反问,而是一个建设性的疑问。在财政预算没公开的时候,民众要求公开;在财政预算部分地公开以后,民众要求全部公开,不留灰色;在财政预算部分地公开以后,民众都能积极地查阅预算,向政府提出疑问,因为这才是信息公开的意义所在;在民间提出疑问以后,民众要求政府必须给出解释,要求明年的预算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在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这一具体事项中,其实并不存在一个合理的、令民众满意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力量应该如何继续推动这一议题、如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呢?如果人大和政协都不能否决明显不合理的预算,社会力量的事后追问能够遏制不合理的预算么?

  政府应社会要求公开预算,这只是一个开始。在现阶段,如何凝聚所有可能的制衡力量,怎样让舆论力量与体制内力量对接,以何种策略与行政部门互动、对话,最终实现预算形成及审议过程的民主——— 这些问题既具体又困难,但要想完成推动预算民主的使命,这些问题又都是无法回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