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已形成多重“两难”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0-05-18 07:52:17  


 
  这样的一个美好愿望推动之下,经济发展成了财富创造的代名词,发展就成了第一要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水快流,大干快上。而GDP又变成了经济发展的代名词,在发展名义之下,财富的公正合理再分配则被忽视,乃至被漠视。

  任何一个重大的经济行为往往同时有着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的双重属性。以一度的引进外资“靓女先嫁”的政策为例。外资固然有着比较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推动某个开放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内外资不平等的税收——外资三年免税、五年减税,正式征收也只是15%;而内资企业是33%。即使内外资其他竞争条件相当,这种不公平的竞争规则也必然导致内资财富向外资的转移。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进外资高峰期时,国内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的原因之一。

  诚然,内外资竞争不公平税收的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纠正,但是由于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强势竞争地位,甚至是垄断地位。它们现在开始享受作为价值链链主的回报,即没有任何企业是白求恩那样的国际主义者,在投入期,它固然能够带来投资和发展,然而,到了回报期,当控制了产业链,它们就会获得稳定的、源源不断的利润回报。这将回报其股东、回报其母国市场。这也是中国内需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在发展名义下的是政府既得利益的扩张,因为发展,地方政府有理由扩大税源、扩大投资、搞重点工程、上形象工程,但是,历史已经证明,政府投资总体上是负收益。行政开支也不断扩张。由于政府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它只能通过增加税收,发行钞票和土地财政等手段寻求财源,而养老、医疗、教育的财源就捉襟见肘,教育产业化和医疗市场化的提出也在所难免。

  政府本来的基本职能是为了使财富再分配更加合理,即在一次分配时,由于资本在市场博弈能力较强,财富创造有向资方分配倾斜的天然性,因此政府的二次分配起到调节作用,让劳方通过社会保障获得一定的补偿。但是政府的既得利益扩张,使得其自身大量消化二次合理分配的财源,甚至要增加更多税收或变相税赋来满足自身的利益膨胀。

  当前还存在的主要的不合理的财富再分配还包括:国有垄断资源企业,其垄断了全民所有的矿产资源等,或者私人廉价独占矿产资源,基本不交资源税,上交的税收利润也很少,全民所有的资源财富无法回馈社会公众。

  若论最为快速的财富再分配,那首先要算资本市场,在股市,特别是推出了股指期货的股市中,财富由弱者向强者转移的速度大大加快。而在中美金融财富博弈中,中国用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和无数的劳动损耗创造的真实物质财富,换回来两万多亿美元的纸币和外国债券,外汇储备可以借给美国政府近一万亿美元,却不能借给中国社保基金一元人民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