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城市“泡汤”,人祸大于天灾

http://www.CRNTT.com   2010-05-31 10:18:46  


 
  青岛:德国百年前的排水典范 

  青岛被认为是管网设置最合理的城市 
 
  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巴黎等城市的“深隧道”模式以其排水效率广受赞誉。深隧道的修建在芝加哥、新加坡等城市广为推行,然而中国至今还没有一座城市采用这样的排水模式,仅仅在青岛的老城区在当年沦为租借区时,德国人在这里修建了“深隧道”式的管道,近百年过去,拥有这些管道的青岛仍被认为是排水管网设置最为合理的城市之一。 
 
  1905年青岛最早实现雨污分流 
 
  青岛是全国最早实现雨污分流的城市。在德国租借青岛时期,按照最初的规划,设为欧人区和华人区,老城区一段是德占时期德人划定的“欧人区”。欧人区的排水采用先进的雨污分流方式。1905年,德国人在前海一线将地下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奠定了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青岛的地下排水管道网络形成。 
 
  老城区暗渠总长度5464米,至今沿用 
 
  青岛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好几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有明渠。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都有暗渠。西部老城区,100多年前修建的暗渠至今还管用,老城区12条道路下的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 
 
  排水管道上宽下窄,淤泥不易沉积 
 
  德式排污管道设计巧妙,管道为倒置的鸭蛋型,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了在污水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夹杂的泥沙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减少了日后的养护。而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砖用来防腐蚀。 
 
  管道带有雨水斗及反水闸,极少堵塞 
 
  青岛的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栈桥两侧的排雨口非常大,管道内可以开进一辆小汽车。据报道,德式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竟带有反水阀(类似家里卫生间里下水管的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也不会造成管道堵塞,脏物也便于清理。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越少,反水阀还能避免管道里的臭气散发到空中。 
 
  德式下水管道井盖百年后沿用至今 
 
  德人的细致还体现在雨、污水井盖上,德式的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标明,还有大小之分。雨水井盖大,污水井盖小。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特别好。井盖上面印有符号K,青岛人称之为“古力”。经过百年的侵蚀,黑色的井盖依然铮亮铮亮的,没一点锈迹,来来往往的车辆从上面驶过,不曾把它压裂。

  结 语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中国近现代的城市进化史,大多一路表面光鲜地走来,而忽视真实的内在。所以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和文明,一场雨足矣。

  (网易评论《另一面》2010年5月31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