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国民党不要做选举机器 需有大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0-06-23 00:20:20  


周志杰
 
  周志杰:国民党执政危机:专家政治与庶民政治的冲突及扞格

  第一点有关国民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诚如刚刚几位老师提到,有几个大的结构上的问题,从前年的“总统”大选,到现在执政团队一直未准备好;马英九赢了太多选票,以他个人性格与用人限制,再被投射这么多民众的期待,在此压力之下,他无法将其高度的合法性镶嵌(fitin)到现实政策背景,有以下几点:

  第一,马个人本身个性上的限制,他没有善用高度的合法性,做出一个大刀阔斧、耳目一新的愿景勾勒。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刚刚也有提到,就是在专家政治与庶民政治间的过与不及,两者的磨合出了问题。换句话说,整个执政团队的身段与手段上,没有办法做很好的平衡。

  在大的宏观政策上,譬如说对外政策与两岸政策上,马有一定的战略与脉络,长期来看其实是有其说服力。可是没有办法降低身段,也没有足够的庶民语言的说服和宣传力,以至于说在专家政治与庶民政治间的过与不及中无法平衡。以议题为主的微观政策上,现任阁揆又过度讨好选民,这就牵涉到第二点。

  第二,刚刚很多老师也提到,就是政务与党务没有办法切割。我进一步延伸,以金溥聪在党务上面的改革,是理想性高于妥协性,但是吴敦义在政务施政上又是妥协性与媚俗性远大于理想性;如果党务与政务没有办法切割,但是这两人对外的形象与言论说词,与他们想要在政务的推动与党务的改革上的不搭调、不同语言的处理,我其实非常担心党务与政务要如何做磨合。

  第三,马政府上台后,党、府、阁、院横向联系上的磨合一直没有做好;一军的大老不合,这是结构性的问题,但是这些党府阁院的秘书长与幕僚,怎么也没有发挥其黏着与磨合的功能?以杨志良与王清峰为例,怎么都是事后的补救,而不是事先防患于未然?两者理想性大于妥协性、或者政策在当下实践的可能性未做充分评估,加上在手段、说辞上太过于尖锐、太过于强调个人价值。重点在于,这些作为难道一个执政的团队不能事先预防吗?难道执政团队都要看到媒体披露之后,才有办法去弥补?

  这又延伸到第四点,其实在整个政府、国民党执政面临的跳战,从专家政治与庶民政治的磨合、政务与党务没有办法适当连结,加上秘书长、幕僚横向连系做得不够,导致在外交与两岸上,以决策上来讲,这个战略是很好的,可是在战术上,也就是政策的说服与行销上很差。但是在选举的提名上,其实这涉及到国民党党务改革的问题,国民党的改革没有一致的标准,也没有一个可以让大家认同的新的价值存在;所以在选举上没有战略,在行销上也没有特别的战术。

  最后,我还想提一点,不管是政务推动或党务推动的目标上,我觉得都应该强化新愿景;比方说在ECFA,如何在中南部县市具体落实ECFA优势,可以提出说,台湾可成为大中华经济圈产业链上的技术与价值的加值者、做为华人社会多元政治的橱窗、进而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台湾是中华文化创新保存的基地。我的意思是说,政府还是必须勾勒出比较高层次的愿景,这些愿景透过操作,可以结合五都的选举,也可以结合现在台湾地方的政治生态,特别是在现在泛绿与泛蓝的执政县市,跟现在各个县市所推出的一些有利于选举包装的政策相互结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