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台“文建会” 缘何轻佻侮慢孙中山?

http://www.CRNTT.com   2010-08-09 11:02:37  


“文建会”敢于“轻佻侮慢”对待孙中山,似乎另有深意。
  中评社台北8月9日讯/“中研院”院士胡佛、“监察委员”周阳山今天在《联合报》登出文章:“‘国父’是拼装的梦想家?”。作者指出:“‘文建会’出资拍片的主旨,是以多元史观解读‘国父’。“你可以骂他,也可以选择同情他”;“‘文建会’和‘建国一百年’基金会处理此事的心态和做法,恐怕只有‘轻佻侮慢’四字可以形容了。”文章内容如下:

  日昨报载“文建会”将出资二千万元,拍摄有关“国父”的纪录片,由建国一百年基金会执行顾问平路担任制作人。据其介绍“孙先生的热情”是在“当革命梦想家”,“他有种憨、不怕输的特质,没有实权也没有兵力”,“连列宁都会笑他天真、无知”,“去世时只有地方报纸以一则小新闻处理噩耗”。“他充满热情但欠缺抽象思考地拼装出‘建国大纲’及‘三民主义’等宪政结构”,“台湾宪政因实行他的五权“宪法”至今如此困惑”。基于此,“文建会”出资拍片的主旨,是以多元史观解读国父,“你可以骂他,也可以选择同情他。”

  如果我们把上段主词改为美国和华盛顿,试想:美国政府若用公款拍片纪念华盛顿,主旨竟然“可以骂他,也可以选择同情他”,并对美国整体宪政架构予以否定,结论则为“美国“宪法”是欠缺抽象思考的拼装产物,如此令人困惑”。我们真不知美国纳税人将作何感想?

  更重要的是,上述内容严重与史实不符,更欠缺宪政理论的基础:

  一、中山先生逝世时真的只有地方报以一则小新闻处理噩耗?真是既没有实权也没有兵力?且看当时胡汉民代理“国父”在广州领导南方政府是如何处理的: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胡汉民接汪精卫来电,谓孙中山于上午九时四十分病终京寓,胡汉民即分饬各大小机关,下半旗七天,并令公安局分饬市内酒楼,即日起停止宴会,市民停业七天,在职人员停业一个月,各机关用蓝印一月,兵士及各机关职员缠黑纱一月”。这岂是“一则小新闻”,无人理睬?那时“国父”不仅掌控粤军,且已创建黄埔军校,正积极准备挥军北伐,统一全国,实践建国理念,这又岂是“没有实权也没有兵力”,“有种憨”的“梦想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