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香港违建风波挑战法治基础 | |
http://www.CRNTT.com 2011-06-07 10:48:03 |
就笔者观察,之所以会有当前的局面,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另一方面则是官员们缺乏“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严格自律意识——这一点,无论是从特首反应慢半拍,还是孙明扬一开始的拒不认错,以及新界区议员的强硬拒不认错态度,均得到明显体现。 整个事件中,唯一值得称赞的是申诉专员公署,不仅采取了主动调查主动揭发,而且敢于指出同僚的错误,结论也有理有据。这正是符合该机构所力图达到的担当监察政府的角色,以确保官僚习性不会影响行政公平、防止滥用职权等目标。也正是这种机构的存在,令人相信,香港法治依然有救。 相关链接:香港“僭建风波”由何而起 港府高官“无特权” 2011-06-03 10:54 来源:人民网 作者:尹世昌 6月1日晚,香港特首曾荫权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回应,将按屋宇署劝喻,尽快清拆名下房屋客厅外廊的玻璃嵌板,并重建符合法例标准的客厅外廊。 这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屋宇署僭建物清理行动的最新进展。今年以来,媒体接连揭发香港各区均有不少楼宇僭建物,同时揭发不少区议会议员、立法会议员和问责官员涉嫌在其物业搭建僭建物、违例加建楼层及霸占官地。涉及僭建的官员,包括环境局副局长潘洁和教育局长孙明扬,被揭发后都即时雇人动工拆卸僭建物,并表示承担责任、彻底遵守特区政府关于僭建物问题的新政策。 这场席卷香港的“僭建风波”由何而起,为何会波及到多位香港特区政府问责高官? 数名高官涉嫌僭建,全由媒体首先揭发 香港人多地狭,居民绞尽脑汁扩大生活空间,所以僭建问题由来已久。在市区多以搭建天台屋、扩大阳台、加建晾衣架为主,在新界则有居民整层加建。 “僭建”不但违反《建筑物法例》,还可能危害到建筑物原先的力学平衡,甚至使之变成危楼。 今年四月,屋宇署开始执行新修订的僭建物执法政策,以回应社会上以更严厉态度对付僭建物的意见。新政策下,须取缔的僭建物涵盖范围扩大。不论对公众安全构成的风险程度如何,楼宇天台、平台、天井及后巷的僭建物都要清除。 新政一出,即在香港刮起一阵“清僭”旋风。神通广大的传媒不断揭发出有政府官员涉嫌僭建。屋宇署介绍,目前跟进的几起涉及高官僭建事件,都是由媒体首先揭露,引起社会关泛关注,进而执法部门才涉入的。 香港公众和传媒可以方便地监督政府官员任何可能的违规行为。香港政府官员的专车牌照,传媒记者手中都掌握。虽然不能查询到一名官员名下有哪些房产,但只要掌握了一栋房子的地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土地注册处,反向查询到业主姓名,还可以掌握该栋房屋是否因有僭建物被“订契”。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