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老龄化挑战中国经济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2-04-16 10:41:40  


 
  但是,这个劳动力年龄定义,其实是数十年前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它对现实的中国有多大的适用性?谁能知道,中国工厂里有多少15岁就开始工作的童工?城市人口中,还有多少人能工作到65岁?
 
  以笔者估算,如果把20岁至59岁作为现实的劳动年龄人口,2020年前,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总量将会继续缓慢增长。但是,随后将直线下降。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把20岁至24岁作为新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年龄范围,结论更加触目惊心:目前,这个年龄组的人口规模已达峰值,并将在未来10年降低20%,在未来20年间减少30%。如此大幅度的减少,必然会深刻改变中国劳动力的市场格局。
 
  其三,中国的储蓄率将随之下降。中国过去快速经济扩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的资本投入。这些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中国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
 
  对中国城市人口收入和消费生命周期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城市人口由净消费者成为净生产者(即收入大于消费额),平均年龄是21岁,由净生产者成为净消费者,平均年龄是60岁。假定人均储蓄量不变,21岁至60岁人口的规模决定了储蓄的总量。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30岁至50岁年龄段的人口,其储蓄幅度(也即收入大于消费的幅度)最大。20年后,该高储蓄年龄段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会明显下降,由2010年的50%降至2020年的46%,进而降至2030年的40%。
 
  不仅如此,该年龄段人口的绝对数也会急剧减少,由2015年高峰期的6.8亿人降至2030年时的5.8亿人,整整减少1个亿。
 
  日本和韩国可谓前车之鉴。随着人口老化加速,这两个东亚国家的高储蓄率都已经下降:日本从1990年的34%降至2007年27.8%,韩国则从1988年的39%下降到2008年的30.7%。储蓄率下降将使高投资率支撑的增长不可持续。

  ■ 体制改革时不我待
 
  ——老龄化对现有的医疗保险体系、养老保险体系以及人寿保险业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中国老龄化加速,对制度性改革带来长期而急迫的压力。如果体制改革再止步不前,不仅会影响本来就将减速的经济增长,而且会使未来的体制改革更加步履维艰。其实,中国多年来争议不断、时停时改的制度性改革都与对人口发展的估计有关。
 
  在年轻劳动力规模不断缩小的趋势下,高昂的流动成本会使更多的人不愿远行。为了降低由于供给减少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更坚决、更快地打破制度障碍。当前最为紧迫的是,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和社保制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