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中评论坛:香港政党政治发展及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3:59  


 
  李煜明:香港政党政治应该发展什么样的道路呢?《基本法》订明香港将最终达成普选,这点毫无疑问。如前所言,在一个成熟的代议民主社会里,政府必定是由政党单独或联合主导的,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政府需要通过政党争取市民对政策的认同和支持,以及通过政党收集社会不同阶层的意见。

  刚才大家说到政治分野和政策分野,比如政党会争论赞成还是反对23条的问题,这点叶太感受至深。双普选之后,泛民政党还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呢?政党关注的焦点必定从政治分野转到政策,以取得市民的支持。

  至于政治人才的问题,香港是一个商业城市,从政的代价很大,要面对公众的监督,职业收入不稳定,选举一旦输了就没了位置,没有任何保障;香港的议员又没有退休金制度的保障,任期结束后只能获得相当于任内薪资的15%作为酬金,职业稳定性和所得收入远较医生、律师、投资银行经理等专业为低。再者,现时政府高级官员中只有少数人从政党出身,所以在风险高报酬低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宁愿从事其他行业也不愿从政,造成政党难以招揽或挽留人才的困境。美英的情况不同,我以前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参观过议员办公室,发现不少帮助议员分析政策的职员都具有经济学博士或其他博士级的学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当教授或者从商?他们说,跟随议员有晋升机会,例如倘若州级议员选上国会议员,就会推荐身边的人补上自己的位置,或向州长甚至总统推荐他们出任其他职位。由于香港始终是一个城市,故此在这方面难以企及,不像美国般有那么多的机会。因此,政府必须想办法尽量改善对政治人才的待遇,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参政,否则,年轻人即使有从政的热情,最终也会基于现实原因而转投其他行业。这种情况必须受到重视,而政党未来也将扮演更大的角色去培育政治人才。

  有人担心未来可能有反对中央政府的人当选特首,我们觉得这个可能性相对较低。2012年特首选举,叶太参与只不过10天,民意支持度已经位列第二,比民主派的候选人何俊仁先生为高,何先生自己在特首选举辩论中也承认他们的政纲不能用来执政。市民心里明白,民主派没有行政经验,未必能胜任特首。

  特首是否可以有政党背景?我们认为,应该允许有政党背景的人士参选,至于胜选之后是否应该退党,则要视乎社会的氛围。香港是多党制社会,最大的党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所以特首无党派,给市民的观感会好一些。特首应否有政党背景的问题可以从长计议,灵活处理。

  香港的政党一般比较着重及时利益,他们很关注民意调查,却很少深入研究政策,思考具体的落实办法。然而,民主不仅仅是选票,还要考虑政府的效能及政策的成效。香港回归十五年,市民对民主的知识似乎仅仅停留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入门标准,以为投票就是民主的全部。因此,叶太在她的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出要加强“民主基建”,政府要投放更多资源让市民对民主制度的运作有更深入的认识,政党也要投放更多资源进行政策研究。

  主持人问及新加坡模式是否适合香港。新民党认为,新加坡模式在某程度上跟香港刚刚相反,香港是多党的总统制,新加坡则是一党主导的议会制。如果要实行新加坡模式,就须对《基本法》作出相当程度的修改,所以新加坡模式未必适合香港。作为折衷,香港可以考虑借鉴法国的半总统制,在任命专业人士担任部份要求专门知识的官位的同时,容许跟政府理念相近的立法会议员兼任其余官职,使行政立法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与合作。根据法国的经验,这种制度下,立法会不能对特首投不信任议案,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行政主导。

  最后,香港始终是“一国两制”下的地方性政权,所以很多事涉《基本法》指定,属于中央政府权责范围的部份须与中央协商,不能纯粹照搬外国制度。政党政治的问题也要留意中央的反应,与中央充分沟通,以理顺中央与特区的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