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要健康的城市化

http://www.CRNTT.com   2012-09-29 08:03:19  


中国急需步入健康的城市化轨道,摆脱卖地、保障不均、资源过度集聚在大城市的恶性循环。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讯/城镇化可以拉动消费,但前提是进入城市的人有消费能力。城镇化的范例有欧美较为完备的城镇化,也有印度式无法拉动内需的城镇化。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评论员叶檀文章表示,城镇化是否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抓手,取决于城市化的质量。9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未来二三十年,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健康的城市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内需增长的下一轮动力,畸形的城市化则相反,不仅不会拉动消费,反而会带来“中等收入陷阱”。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同时,城市内部也存在二元结构问题,甚至表现为城市中最突出的差距。比如,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较多困难,城市和工矿还存在不少棚户区和困难户。

  文章分析,中国的城市化已有畸形趋势,主要表现在人口进入城市而未融入城市,城市提前享受到了人口红利与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红利,城市化的成本支付相对滞后,这很有可能中断城市化进程,而倒退回农村经济。另一个表现则是部分城市资源过度集聚,市场化不够,未能利用城市群,形成高效的城市化。最后,在城市化过程中,多数进入城市的人缺乏原始积累,无法提振内需。

  中国社科院9月发布的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1.27%,城镇化率超过50%,从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55%,其间1.5亿中国人将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身份转换。

  不可忽视的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35%左右,在许多沿海城市每天总人口远远大于常住人口,而常住人口远远大于户籍人口。如以广东某中型城市为例,中移动等部门按照通信等数据统计,每天人口达到30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却只在150万人左右,而户籍人口仅有几十万人。温州、无锡等依靠制造业出口红利振兴的城市莫不如此。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