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夏斌:经济改革的逻辑与行动

http://www.CRNTT.com   2013-01-30 11:17:22  


 
  社会保障改革既是解决国民后顾之忧、扩大国内消费、平衡国内经济结构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追求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的一项巨大工程。

  这项改革的重点,在配合农村征地制度改革、人口政策调整及人口变化趋势,在兼顾国家长短期财力的前提下,应研究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提升全国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水平,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城乡“碎片化”的五套养老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保体系。在确立养老资金长期安全有效运用制度等方面,要拿出数据测算可靠、目标逐年实现、统筹解决各方面问题的中长期改革方案。

  上述各项改革,都会影响到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如果财税体制不改革,其他改革都将难以推进。在中国下一轮改革中,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历时最长,最需要在短期急处理、中期有安排、长期有预期的改革,就是财税体制改革,它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1999年至2009年,地方的土地收入与财政收入之比从0.09∶1提高到0.44∶1,土地收入与地方预算外收入之比由0.16∶1提高到1.94∶1,全国地方财政自给率下降到55%左右。

  政府要改革土地征地制度,应在配合收入分配改革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尽早组织力量,总结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上述各项重大改革和尚未“修成正果”的房地产调控制度改革,认真思考中央与地方的财力与事权关系,适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合理测算中长期国家财政的收支缺口及动态变化,全面制定中长期财税体制渐进改革方案,并在各项改革进行过程中及时修正方案。

  坚持深化上述各项改革,国家财政出现相当大的收支缺口是难以避免的。为此只能启动“国退民进”改革,动用政府掌握的大量现存资源,逐步降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寻找国企改革方向的重点,从微观层面应放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上;从宏观层面应配合国家急迫的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保障、财税体制等改革,认真研究在到2020年或2030年中国复兴的艰难历史过程中,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提出绝对和相对控股的最低比例要求。

  对超过最低比例要求的股权,尽快实施有计划的逐步退出行动。同时,在国际经济格局风云多变的情况下,对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加大国有资本投资,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国家战略布局与调整。

  第一,要认真研究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到底是哪些,相对控股最低比例应是多少。配合社会保障和财税改革中动态的资金缺口需求,提出“有进有退”的股权调整中长期计划。

  第二,国企改革应包括重点国有金融企业改革。要打破现有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公司等40多家中央金融机构几乎是政府绝对控股,控股权益高达3.3万亿元的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