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美国制造真相:被低估的竞争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3-01 08:29:40  


  中评社北京3月1日讯/《中国企业家》日前登载文章《美国制造真相:被低估的竞争力》说,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高于多数人的预期工人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决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低,而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开发出更符合本地区喜好及文化特征的产品的权重则越来越高,因此区域化制造正在成为未来趋势之一;高技能人才短缺而非劳动力价格才是美国制造业的瓶颈,教育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关键,提升学生对制造业的兴趣、放宽对海外人才的移民限制是重振美国制造的核心环节;美国和墨西哥区域合作的深化有可能成为中美制造业分工的一种替代方案;美国制造业的潜力和其它发达国家迥然不同,因此美国制造回流可能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一个特例。文章详论如下:

  全球金融危机留下的最深刻教训之一是,实体经济是经济的根本,虚拟经济无法长期脱离实体经济自主运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强健的制造业是抵御海啸的堤坝,刚刚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小,而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大国德国损失也相对较轻。

  2010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达到19.8%,超过了美国的19.4%,由此,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宝座首次易主。痛定思痛,奥巴马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目标,这是政治作秀还是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另外,中国赖以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在近年逐渐弱化,而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使用这些新技术革命又将在多大程度上让中国残存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随着跨国公司组织本地化生产、将工厂迁回美国成为现实,中国等新兴市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会不会就此逆转,美国制造会给中国制造带来多大压力?

  全球著名咨询公司博斯最近发布了关于美国制造业现状的报告,确认了调整变革中的美国制造业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竞争力,“美国制造”并未在人们的臆想中衰败,依旧不可小觑。 

  关于美国制造业未来的争论日益激烈。乐观人士指出,随着美元贬值,中美之间的工资差距逐渐缩小,美国制造业将逐渐得到恢复,竞争力也将随之提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2011年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复苏的总体情况让人失望,但制造业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而悲观者则认为,相对于中国等经济体,美国已经永久丧失了许多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在历经多年的离岸外包和冷遇后,制造业仍在不断衰退,而且可能再也无法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乐观者和悲观者都只说对了一半。美国制造业正处于关键时刻。目前,美国工厂的产量大约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75%。企业领导、教育机构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措施来推动制造业驱动的经济发展,争取使国内产量满足95%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如果美国制造业仍然不被重视,那么产量将减少一半,只能满足不到40%的国内需求,美国的制造业将从此一蹶不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