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史景迁:我始终沉迷于17世纪的中国 | |
http://www.CRNTT.com 2014-04-07 10:21:14 |
不一样的答案 事实上,这幷非史景迁第一次来到中国。上世纪60年代,他去过香港,后来又去了台湾。第一次来中国大陆是1972年以耶鲁大学代表团团员的身份,他在这一年完成了《中国皇帝》。 1989年,应时任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乐黛云之邀,史景迁首次来中国讲学,为期一个月,一连八场,乐黛云曾回忆道:“当时我们觉得跨文化的交流比较重要,不应仅局限于比较文学,想系统地请些学者来讲,其中就有詹姆逊和史景迁……史景迁总结历史本身的看法很有趣,他讲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跟当时的时代有关,跟外国的政治状况有关,比如西方国家需要保守主义时就把中国的保守主义讲得很好,他们需要启蒙时就把中国讲成启蒙的理想……两种文化相处时很容易有误解,‘误解’不一定符合被看的一方的本来面目,但能开拓人的思想。史景迁的主要贡献是,启发不同文化要互看,从而造成一种张力。自己看自己,比较封闭。我看你,与你看你自己是不一样的。” 在史景迁为中国提供的不同答案中,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看法最为掷地有声。他曾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说:“我在西方教中文、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中国人编的课本有一个缺陷,就是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我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十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