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富权:从高雄气爆事件看两岸关系趋吉避凶

http://www.CRNTT.com   2014-08-05 09:06:41  


 
  在二十多年前,由于海峡两岸经济实力有一定的反差,而民间慈善事业发育程度也存在着落差,因而在人们对“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印象,就固化在每逢大陆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均是台湾民众踊跃捐输财物务的“定格”上。后来随着大陆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成长,大陆民间的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大陆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致有了捐赠公益事业的能力,尤其是对台湾民众普遍产生了“感恩图报”的心理,因而每逢台湾地区发生重大自然或工业灾害时,也踊跃反哺台湾同胞。当年“八八风灾”后大陆国台办、海协会、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及广大民众的殷切关心及物质援助,就谱写了一首新型的“血浓于水”赞歌。

  与此同时,大陆领导人也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精神,对台湾同胞遭受自然灾害表达慰问。当年“九二一大地震”发生后,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就致电台湾领导人表达慰问,并请代转对台湾同胞的慰问。这对台湾民众来说,是一个“新鲜感受”,因为这是过去未曾发生过的事情。曾任海基会副秘书长和陆委会副主委、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主任秘书的许惠佑,当时正驾车返回南投县老家,关切家中受灾情况(他家离震中不远),在途中从收音机收听到江泽民致电慰问的新闻时,就很感动,这也是后来他在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有所转缓,甚至在陈水扁上台后,虽受到陈水扁重用,但在“海巡署长”、“国安局长”等职位上,并不像过去在海基会副秘书长位置上,对发展两岸关系持抱抗拒态度,反而还暗中有所帮助,尤其是在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观光及对大陆偷渡客的态度上,较为开明的其中一个心理诱发原因。

  马英九刚就职不久,就发生了“八八风灾”。由于“行政院”是由高学历学者出身的技术官僚组成,未有经过公职选举的民主洗礼,因而对救灾的反应颇为迟钝,这是马英九及其民意支持度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当时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国台办等相关机构,及时慰问台湾受灾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对坚持“九二共识”及发展两岸关系的马当局,给予了及时的支持,否则可能马当局的民意支持度还要跌得更低。而大陆有关机构及时向灾区受灾群众赠送简易救灾房屋,也使得部分受灾群众颇为感恩。遗憾的是,由于两岸对产品的检验标准有所不同,这些简易救灾房屋被台湾地区的检测部门,按照台湾地区的检验标准,验出某些有害化学物品残存量“超标”的情况,而被民进党拿来大作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次表达善意行动的意义和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