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反腐指向“依法治官” | |
http://www.CRNTT.com 2014-09-23 11:23:05 |
“要使党员干部不敢、不能、不想贪腐。反腐中的不敢是治标,不能、不想是治本。” “中共拥有8600万党员,除了自己垮台外,没有人能打倒。” 这两句话都很平实是不是?但意味深长。 看一下它们所指涉的对象,都是一个叫作 “党员干部”(或泛化为“公职人员”)的庞大群体;另外,它们都给出或暗示了解决这个庞大群体所存在的问题(贪腐,或泛化为“不作为”等隐性的机体腐化)的方法论。 在《南风窗》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无论是强化政治权威、改革,还是实现“中国梦”,对既定的政治结构的重整是以“反腐”来突破的(因为它最具有合法性和力度),但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反腐。只从反腐的角度来解读高层的动作,那太低估了高层的智慧和政治抱负。 这些方法,在前一句话中,指的是类似于香港地区、新加坡的严明的法治和有力的制度设置,那正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会讨论的“依法治国”的一个方面。所谓的“依法治国”,非常重要的一点,甚至还是前提,就是“依法治官”。 所以,在接下来对政治结构的整顿中,对于官员,以及普通公务员来说,不再仅仅是依照法律行使权力的问题(因为缺乏来自民众的监督和制约,它漏洞太多),而且,还是一个用法律,以及有特定的权力监督惩治机构来“治”他们的问题。前者依赖于权力群体是否愿意按照法律行使权力,监督主体虚化或较弱,后者则强调依法对权力群体进行监督惩治。 在后一句话中,方法就是重整党的纪律,加大制约、监督、查处。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方法要求纪委扩权,强化其政治地位和权威。在很多地方,纪委书记在党委班子中的位置已经往前移。一些省委班子,纪委书记的排位往前移到了第四位,在“一正两副”之后。这些都是明显的信号。也许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个经过权力、职能等重整后的,震慑力和控制力度超出曾经想象程度的权力机构。它并不仅仅是贪官的克星。 执政成本 这样来重整一个能够支撑“中国梦”战略的政治结构,有哪些背景呢? 很多时候,抛开价值判断,仅仅从技术分析上来说,之所以要那么做,是因为在既定的政治语境约束下,只能那么做,或最好是那么做。 我们无论从哪种角度去审视腐败和盛行于官僚体系里的“四风”,都得正视这一点:现在的官员,普通公务员,已经不是当初“打江山”的那拨人了。名称不变,制度结构的核心不变,但换了一拨人,换了一个政治社会经济背景,显然,适用的思考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问题也不一样。 从每年趋之若鹜地报考公务员的盛况,以及“一些”官员、 普通公务员对反腐、“反四风”、“八项规定”导致油水减少的抱怨看,恐怕不能说理想主义在今天仍是驱动“某些”人入党、当官的主要力量。或许在他们那里,利益才是主要的诱因。承认这一点只需要诚实。诚实不是美德,而只是尊重自己和别人的智识能力的一种道德义务。 换句话说,通过各种方式“混”进了体制内,混进了政治结构内的一些人,并不是用特殊材料造成的,而是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的思考方式、行为逻辑所武装的。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虚化的情况下,要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在有机会时就腐败一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他们眼中,体制内不过是一个终身的“福利院”,庇护所,或者利益组织罢了。 这就是当下政治结构所出现的某种特征:“一些”人把本来是实现崇高的政治理想的组织“利益集团化”。这就是一种“退化”。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