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望闻问切”研究金正恩

http://www.CRNTT.com   2014-10-28 10:56:49  


 
  所谓“闻”,就是通过公开信息进行分析,试图从中发现“重大隐情”。

  如仁川亚运会期间朝鲜党政军三位领导人同时出访首尔,就曾成为一些分析家的分析依据。

  朝鲜官方、军方措辞的变化,对金正恩及其家人、高官言行活动的报道,某些敏感行动的多寡,各种公开的经贸数据,甚至电视台主播穿怎样的衣服,等等等等,都是“闻”的重要“功课”。

  所谓“问”,就是走访调查,通过对知情者、信息源的访问,获取必要情报。

  这些信息源和知情者来源庞杂,既包括朝鲜驻外人员、亲朝团体成员,也包括形形色色的“脱北者”,还包括因各种原因出访过朝鲜、甚至接触过朝鲜高层的外国人,如记者、运动员、商人、学生、厨师,等等。

  所谓“切”,就是派遣情报人员直接渗透调查。

  《今日美国报》2012年曾披露称,CIA局长波特.J.戈斯2004年上任时曾指示加强对朝间谍派遣工作,而韩国官方承认的对朝渗透计划虽号称结束于上世纪80年代,但许多信息都显示,他们一直未曾忽视“切”的工作。

  此外,采用各种公开、合法身份进入朝鲜或接触朝鲜外派人员,借以搜集情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搜集情报的惯例,大家心照不宣,且不仅政情、军情部门会会采取这种方法获取情报,非官方的机构甚至新闻媒体出于种种目的,也会采取这种手法获取“独家猛料”。

  “老中医”的“测不准”

  “望闻问切”能否“测得准”,成了近期中国微博上热议纷纷的话题,而针对朝鲜、尤其金正恩的情报搜集、分析和推理,却是出了名的“测不准”。

  事实上这种“测不准”由来已久:金正日去世的消息,外界直到50多小时后才得知;金正恩本人直到上台前不久,其确切姓名才由朝鲜官方出面核实,而其妻子李雪主更近乎“横空出世”;所谓“玄松月之死”等如今被证明为虚假、当时却曾广泛流传并成为众多分析素材之一的“猛料”,也让不少机构、专家颜面扫地。

  “望闻问切”四招并用,何以还经常“测不准”?

  首先,朝鲜本身控制严密,对外信息渠道狭窄稀疏,外界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情报源;朝鲜在互联网和电子数码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国内使用互联网、手机者为数不多,且功能也受到严格限制,这让外界即便想了解朝鲜社会的普通信息,都显得十分吃力,何况被视作“机密中机密”的最高领导人信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